首页 >
骨髓增生性疾病
✍ dations ◷ 2025-02-23 21:09:44 #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 MPDs)或称骨髓增殖性肿瘤(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s),是一类骨髓增生过多细胞而形成的疾病。此类疾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关或产生,尽管骨髓增生性疾病在与其他疾病相比有更良好预后。1951年,血液学家威廉·达莫夏科(英语:William Dameshek)(William Dameshek)首先提出了这一定义。在最近的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中,此类疾病更多被命名为骨髓增殖性肿瘤(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s),这反映出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更深层的基因突变。尽管每一种恶性肿瘤都与其他癌症不同,骨髓增生性疾病仍然被视为恶性血液肿瘤(英语:Hematological malignancy)之列。有四类主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其中主要分类以费城染色体的出现与否。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英语: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英语: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归类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所有的骨髓增生性疾病都因骨髓系统中前体淋巴细胞变异引起。这些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系列相似疾病,包括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英语: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绝大多数原因均与一个激活的JAK2或MPL突变有关。一个更小子集也包括一类突变,包括在LNK、CBL、TET2、ASXL1、IDH、IKZF1或EZH2基因组中。关于此类突变的病理研究仍在进行中。96%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英语:Polycythemia vera)患者均有一个在JAK2基因组第14外显子的V617F位置突变。一类基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特征而制定的诊断方法包括有:红细胞质量测定(针对红血球增多症)、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动脉血氧饱和度、碳氧血红蛋白水平、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水平、维生素B12结合力以及血清尿酸检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肿瘤的分类,骨髓增生性疾病分为依诊断特征分为以下几类:两个染色体(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此导致在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与9号染色体的ABL基因相融合,有三种类型:
a. u-BCR-ABL (p23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伴有中性细胞及嗜碱细胞增多
b. minor-BCR-ABL (p19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恶化倾向转移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LL),伴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前期症状
c. major-BCR-ABL (p210): 常规断点超过50%的患者均伴有JAK2基因(英语:JAK2)突变;超过5%的患者伴有MPL基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突变。
a. 细胞期 - 巨核细胞增加伴有集群网状纤维化以及成熟期三色纤维,髓样前体细胞增加
b. 纤维化期 - 胶原纤维,缺乏骨髓质超过80%的患者伴有JAK2基因(英语:JAK2)突变
a. 细胞期 - 巨核细胞增加伴有集群网状纤维化以及成熟期三色纤维,骨髓及红细胞前体细胞增加
b. 纤维化期 - 胶原纤维,缺乏骨髓质超过20%的患者均伴有JAK2基因(英语:JAK2)突变;超过15%的患者伴有MPL基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突变。
a. 细胞期 - 巨核细胞增加伴有纤维化,在其他骨髓质中也有此类增加
b. 纤维化期 - 胶原纤维,缺乏骨髓质根据特殊的基因突变和病人的骨髓纤维化情况,这些诊断仍须作出针对性的修改调整。在2005年,JAK2 V617F基因突变的发现,解释了一类常见的病理问题,即费城染色体呈阴性时的一类骨髓增生性疾病。现在临床实验的药物疗法未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针对骨髓增生性疾病方法。现有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症的办法是阻止急性出血综合症状;针对骨髓纤维化的方法包括有缓解贫血、脾肿大及其他症状。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症有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用于提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控制预后。近期一个JAK2抑制剂被批准用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中,此类抑制剂仍然尝试治疗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脊骨神经医学 也是一个可以帮助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痛症治疗
相关
- VATC代码V(其他)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药品
- 狩猎猎物是任何作为动物的狩猎运动或者肉类食物的物品。世界不同地区的捕猎动物的类型和范围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猎物被分类,包括所需许可证的法定分类,即“小猎物”或“大猎物”
- 坐标地理坐标系一般是指由经度、纬度和相对高度组成的坐标系,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经度和纬度常合称为经纬度,把球面上的经纬度显示在平面地图上需要采用某种地图投影。
- 太医署太医院,中国古代官署名。秦汉以后设太医令,为掌管医疗;隋唐设太医署;宋代设翰林医官院、元丰改制为医官局,设和安大夫、成和大夫、翰林医官;辽国北面官设太医局,南面官设提举翰林医
- 爱德华·泰勒爱德华·泰勒(英语: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为Teller Ede,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见泰勒-乌拉姆构型),但他本人并不喜欢
- 机器人航天器机器人太空船,意即港台媒体所指的无人探测器,具有对天体研究、观测等自动化完成的功能,主要指行星探测器、行星着陆探测器等具有机器人特性的无人飞船,不包括阿波罗4号这样的载
-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英语:Pyruvate kinase,EC 2.7.1.40)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类酶,催化磷酸基团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转移到ADP的反应,生成一分子丙酮酸和一分子ATP.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反应
- 布列塔尼语布列塔尼语(Brezhoneg,法文叫Breton)是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布列塔尼语最接近康沃尔语和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的最古老的词典为 Jehan La
- 罗伯特三世罗伯特三世(1340年9月27日-1406年4月4日),原名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ewart),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苏格兰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代君主。罗伯特三世是前任君主罗伯特二世和他的情
- 早期人类对火的使用人类对火的使用是人类文化演化的转捩点,使人类繁衍。火的使用令人类烹煮食物,并从加热过的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火又提供温暖,使人类在寒冷的夜间,及至寒冷的气候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