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褶

✍ dations ◷ 2025-11-10 09:54:40 #菌褶
蕈褶(英语:lamella, gill),又称菌褶,是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下方则是子实下层与菌髓。蕈褶是辨认伞菌目物种的重要依据。蕈褶的特征经常用来辨认伞菌种类,最常用的特征是蕈褶与蕈柄的连结方式,常以侧面观看时蕈褶排列的形状判定,不过个别蕈褶的颜色、排列方式、形状与被割开后变色与否等也可以用于分类。另外蕈褶还可能有其他巨观或微观的特征,例如乳菇属(英语:Lactarius)物种的蕈褶常有乳胶渗出,这些特征也对判断种类很有帮助,在乳菇属的例子中,乳胶原本的颜色与暴露在空气下一段时间后的颜色都是辨别种类的重要方式。蕈褶排列的形状除了基本的放射型外,每一条蕈褶还可能往菌盖边缘分叉而形成次级、三级、甚至四级蕈褶,以增加可用于产生担孢子的子实层表面积。最早认为只有伞菌目的蕈类具有蕈褶,但随着真菌研究的进展,有些具有蕈褶的物种被发现不是伞菌目的成员,现在一般认为蕈褶经由趋同演化在不同蕈类的演化支中多次出现。蕈褶多次的演化很可能是因为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蕈类的表面积,是增加产生、散播担孢子的潜力的最佳方法之一。除了伞菌目的蕈类外,其他具有蕈褶的担子菌还有:另外,鸡油菌目的两个属喇叭菌属(英语:Craterellus)与鸡油菌属(英语:Cantharellus)有一种被称为“假蕈褶”(false gill)的结构,与蕈褶外型类似,但假蕈褶脊状突起的顶端也有子实层着生,两侧的子实层是连续的,因此可以说是皱褶状的子实层,不像一般蕈褶脊状突起只有两侧有子实层,顶端则没有。另外不同于一般蕈褶容易从菌盖上被摘除,假蕈褶在结构上不是独立的单元,难以被摘除。钉菇目钉菇属(英语:Gomphus)的蕈类也有假蕈褶。各种假蕈褶的结构也为蕈褶演化的过程提供线索蕈褶可依其于蕈柄相连的方式分类:Adnate:蕈褶正常与蕈柄连接Adnexed:蕈褶与蕈柄以一个小接触点连接Decurrent:不与菌盖平行、沿蕈柄向下生长Emarginate:在抵达蕈柄时突然变短Free:不与蕈柄相连Seceding:脱水后脱离蕈柄Sinuate:抵达蕈柄前先突然变短,再往蕈柄延伸Subdecurrent:大致与菌盖平行,接近蕈柄时向下生长一小段

相关

  • 内骨骼内骨骼是动物骨骼的一种,是动物体内的支撑架构,由矿物质的组织组成。内骨骼一般是在皮肤或是更深层的组织内。脊椎动物的内骨骼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分别是骨和软骨。多孔动
  • 生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水杨酰胺水杨酰胺是一种属于水杨酸盐类的物质,通常作为止痛药及退烧药的成分之一。然而,水杨酰胺与亚士匹灵一样,均可令儿童患上雷尔氏综合症,因此不适合儿童服用。水杨酰胺有一种衍生物
  • 脉络丛脉络丛是在脑室中由软脑膜及其上的反复分支的血管和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的脉络状组织丛状结构。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脉络丛可见于脑室系统除导水管、侧脑室前角和
  • 翁贝托长廊翁贝托一世拱廊街(Galleria Umberto I)是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购物廊,位于圣卡尔洛剧院的对面,面向城市主街道托莱多路。它建于1887–1891年,得名于翁贝托一世,有类似米兰埃马
  • 牙菌斑牙菌斑是在牙齿表面逐渐沉积的生物薄膜,薄的牙菌斑颜色通常是透明无色,但变厚时会呈现黄色或棕黄色,如果使用牙菌斑显示剂可以很容易看到牙菌斑在口腔内的分布。牙菌斑由食物残
  • 田昭武田昭武(1927年6月-),中国著名电化学家,福建省福州市螺洲人。著名物理化学家田中群之父。先后就读于福建师院附属第二小学、福州第一中学、永安中学和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
  • GABA sub A / sub受体/subγ-氨基丁酸受体(英语:GABA receptor,简称GABA受体)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受体,主要分为三类:γ-氨基丁酸A受体、γ-氨基丁酸B受体、γ-氨基丁酸C受体。其中A和C受体是离
  • 开幕式2009年世界运动会开幕式是高雄世运会的开幕典礼,于当地时间2009年7月16日晚上7时30分在中华民国高雄市国家体育场(别名“龙腾体育场”)举行。19时整左右,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陪同
  •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英语: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缩写作 RBA)是澳大利亚联邦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发钞机构,于1960年1月14日成立及经由《1959年储备银行法令》继承了澳大利亚联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