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仪

✍ dations ◷ 2025-11-21 07:14:18 #16世纪出生,17世纪逝世,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夏姓,广德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明朝中书舍人

夏仪(16世纪-17世纪),字长卿,号麟之,南直隶广德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夏仪是隆庆五年进士夏良心的孙子,风姿挺秀,文章有苏轼的风格,跟随舅父韩敬到西安而知名。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获授中书舍人,在顺天乡试取录多位知名士人,后来出使松江时归乡,在家去世。

相关

  • 光合自养一种生物的基本营养类型可以根据其代谢所采用的碳、还原剂和能量来源划分。多数化能营养生物的能量代谢的基础,是在将电子从还原剂(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到氧化剂(电子受体,el
  • 修道制度基督宗教中的修道制度是起因于反对教会逐渐世俗化,在3、4世纪时兴起。而更早的潜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一教会及罗马帝国前,因基督教的宽柔政策,所以教会水准偏低、基督徒素
  • 反应性离子蚀刻法反应离子刻蚀(英文:Reactive-Ion Etching,或简写为RIE)是一种半导体生产加工工艺,它利用由等离子体强化后的反应离子气体轰击目标材料,来达到刻蚀的目的。气体在低压(真空)环境下由
  • 徐冠仁徐冠仁(1914年3月7日-2004年2月18日),江苏南通人,核农学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取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他创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并担任该所研究
  • 囊泡藻类囊泡藻界(学名:Chromalveolata)是一类真核生物。囊泡藻界这个概念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1981年提出的色藻界的修订。表示双鞭毛生物与红藻发生单独的内共生后进化出的所有
  • 威廉·霍华德·斯坦威廉·霍华德·斯坦(William Howard Stein,1911年6月25日-1980年2月2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拉姆齐 |1
  • 奥格斯堡同盟奥格斯堡同盟是反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欧洲诸国在1686年7月9日在德国奥格斯堡建立。1689年后改称“大同盟”,奥格斯堡同盟反而变成非正式名称;同盟前后维持了24年。建立国家是
  • 马赛语马赛语(Maasai、Masai) /ˈmɑːsaɪ/ (: ɔl Maa)为东部非洲马赛人所使用的语言、属于东尼罗语系(Eastern Nilotic languages),通行于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使用人数约80
  • 王雁云王雁云(1908年-1983年),山东省邹平县花沟乡(今高青县花沟镇)郭家坊村人。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毕业后,在青岛市段家埠小学任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被迫解散,返乡务农。后
  • 新界区专线小巴301线新界区专线小巴301线和301M线是由路荣实业有限公司营办的两条专线小巴线,分别来往荃湾站及荃湾广场、荃湾西站。301线小巴所有班次皆由荃湾广场开出,服务时间为每日上午6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