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王

✍ dations ◷ 2025-09-08 22:32:45 #394年出生,491年逝世,高姓,高句丽君主,晋朝郡公,刘宋散骑常侍,高句丽太王

长寿王(394年-491年),名高巨连或高琏,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至491年在位)。

长寿王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全盛时期。427年,他将高句丽的都城迁至平壤,这标志着高句丽将其扩张的方向从中国辽河以东地区转移至朝鲜半岛。

长寿王即位初期,主要是巩固和稳定其父好太王迅速扩张后的国家。长寿王为其父修建了宏大的陵墓并立4米高的好太王碑记录其功绩。长寿王命令330名来自高句丽不同地区和部落的人常年看护好太王的陵墓,以象征高句丽的内部团结和高句丽君主的至高权力。

427年,长寿王初期都城在东北的国内城,后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都城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迁都平壤后,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继续了好太王的扩张政策,并使国家达到全盛局面。

五胡乱华时期中国的北方分裂成了十六国。位于辽宁的后燕因常年进行与好太王的战争,国力大降从而最终于408年灭亡于冯氏兄弟。汉人将领冯跋、冯弘兄弟取代后燕国建立起北燕。不过与统一中国北方的鲜卑北魏相比,北燕还不是北魏的对手。北燕于是寻求能与北魏抗衡的高句丽结盟。后燕灭亡时,高句丽乘机进占北燕据有的辽西。

436年,高句丽派兵援助北燕攻打北魏(鲜卑政权)。冯弘于五月乙卯日,冯弘带领子女、后宫、宗族,及龙城之百姓,随高句丽援军从都城龙城(今辽宁朝阳)撤退,临行焚其宫室、城邑,大火一旬不灭,北燕亡。长寿王将冯弘太子冯王仁押回兴京,扣作人质。冯弘复有归南朝宋之意,于是又派其子冯业带着三百人出使建康,请求宋文帝允许其全家移居建康;宋文帝答应,并派遣将军王白驹,率兵七千,北上迎接。高句丽王不欲冯弘南下成仇,好言规劝,而冯弘不听。遂于438年遣人杀冯弘及其妻子,并为其上谥号曰昭成皇帝。高句丽乘机兼并了北燕一部分遗民,并稳固了在辽东的地位,从中原内战中渔利。

这一时期与北魏对峙的刘宋,原打算指望与北燕和高句丽一同对付北魏,但没能成功。438年,长寿王因客居的北燕王冯弘想要投奔刘宋而将其杀之。刘宋随后想要发兵打高句丽,但碍于北魏阻隔,未能成行。次年,由于长寿王想集中精力攻打百济和新罗,于是派人送800匹骏马给刘宋攻打北魏, 双方和解。459年,长寿王进贡刘宋弓箭和金银,以作为北伐的军需(琏每岁遣使。十六年,太祖欲北讨,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

高句丽与北魏435年曾建交,旨在对付百济。436年,高句丽长寿王收留北燕皇帝冯弘,使得北魏和高句丽外交关系紧张。但由于北魏忙于对付刘宋和柔然不得已继续与高句丽维持友好关系。后北燕皇帝冯弘被杀,北魏与高句丽关系缓和。

到长寿王末年时,高句丽人口增加到九万户,疆域也空前扩大,其南境自牙山湾经鸟岭、竹岭到平海与百济、新罗相接,扩大到今朝鲜大同江、载宁江、临津江、汉江沿岸,为高句丽全盛时期。据《魏书·高句丽列传》载,其“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即东临日本海,西滨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抵辽河为界,是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王国之一。

百济虽然因好太王的攻击国力大减,但仍然是朝鲜半岛三极之一。472年,百济盖卤王派信使到北魏说由于高句丽的频频阻扰百济无法与北魏来往,并提议双方一起攻打高句丽。为了瓦解百济,长寿王派了一名和尚到百济宣扬佛教。百济盖卤王对长寿王的和尚很欣赏,每天都与他下棋。在这名和尚的劝说下,盖卤王花巨资修建佛教工程,浪费了百济的国家资源。

475年,长寿王从陆海两路全面大规模攻打百济。盖卤王对此毫无防备。长寿王因此轻松拿下百济都城,处死了盖卤王并烧毁了百济的王宫,百济被迫迁都到熊津。此次战争高句丽拿下了朝鲜半岛具有战略意义的汉江流域。百济由于占据该地区近500年才得以成为朝鲜半岛的一极。百济丧失这一地区后,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成功击败百济后,长寿王将目标对准了新罗。长寿王还在今韩国忠清北道忠州市建立石碑歌颂好太王和他取得的功绩,并以此碑作为高句丽与百济和新罗的界碑。长寿王在位70余年,寿近百岁,死后,其孙文咨王继位。

413年,晋安帝册封长寿王乐浪郡公,高句丽王;

420年,宋武帝封长寿王征东大将军;

422年,宋武帝加封长寿王散骑常侍、都督平州诸军事;

435年,北魏世祖册封长寿王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63年,宋孝武帝册封长寿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79年,齐高帝册封长寿王为骠骑大将军;

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相关

  • 尼古丁尼古丁(英语:Nicotine),俗称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是香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致瘾成分,属于兴奋剂的一种。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
  • CD8+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人猿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约翰内斯·谷登堡约翰内斯·根斯弗莱施·拉登·谷登堡(德语: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1398年-1468年2月3日),简称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也译作古腾堡、古滕贝格
  • 黄柏黄檗(拼音:bò,注音:ㄅㄛˋ,中古拟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克拉珀姆交汇站克拉珀姆交汇站(英语:Clapham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是一座位于伦敦旺兹沃思区巴特锡的铁路车站。大部分来往伦敦两座最繁忙的铁路总站──滑铁卢站及维多利亚站──的列车
  • 暖武里府暖武里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นทบุรี,皇家转写:Changwat Nonthaburi,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之一个府。以前称为“曼达拉昆村”,于1549年的大城时代被昇格并更名为“武里城”
  • 黄宾虹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名质,字朴存、朴人,别号予向、虹庐、虹叟,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著称,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早年拥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
  • 缩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学名:)是一种食源性(英语:Foodborne parasites)寄生虫, 属于绦虫纲圆叶目,可引致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这种线虫以昆虫作中间宿主,最终会感染人类。成虫体长约20
  • 尚书 (官职)尚书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时期创立的中央政府官职,其重要性于汉朝达到顶峰,隋唐以后也成为分管六部的重要职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亦设有尚书的官职,为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