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沟

✍ dations ◷ 2025-10-29 08:53:19 #外侧沟
外侧沟(英:Lateral sulcus),亦称为外侧裂或侧脑沟,是脑的最为显著的一个解剖构造。外侧沟的分隔大脑三个主要“叶”。外侧沟的下方是颞叶,上方是额叶和顶叶。其中,额叶位于顶叶的前部。两者被中央沟分隔。大脑的两侧各有一个外侧沟,大体为对称。但是多数人类的左侧的外侧沟较长。外侧沟有一些分支。最为显著的两个分支包括外侧沟的上升支和水平支位于额叶的额下回。从脑发育的角度来说,外侧沟是最早形成的脑解剖结构之一。研究表明,外侧沟最早形成于妊娠第14周。外侧沟时常被称为“Sylvian沟”。这是因为Leiden大学的医学教授Franciscus Sylvius最早对其命名。

相关

  • 钾离子通道在细胞生物学的范畴,钾离子通道是最广泛分布的离子通道,且几乎存在大多数的生物中。 它们具有钾离子选择性的孔洞在细胞膜上,并且存在于大多数的细胞,控制了广泛的生物功能。钾
  • 巨人症巨人症,亦称为巨大症,是一种疾病,表现为过度生长且其身高明显高于人类平均身高。该疾病是由于人类在童年时期生产过多的生长激素,使得患者身高异于常人,达2.13米(7.0英尺)至2.74米(9
  •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英语:mineralocorticoid;又称为盐皮质素、盐皮质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脱氧皮质酮和醛固酮,通过刺激钠的滞留和钾的
  • 阴虱Pediculus pubis Linnaeus, 1758阴虱(Pthirus pubis)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
  • 肌酸肌酸(英语:creatine),在生物化学中,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含氮的有机酸,能够辅助为肌肉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于1832年首次在骨骼肌中发现肌酸
  • 能愿动词能愿动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用以表达可能、意愿、必要的动词,又被称为情态动词或助动词。注意:情态动词是普通语言学中对世界各地语言中这一类动词的总的称呼;也可以特指某一
  • 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是研究金属在生物体内角色的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像金属蛋白及金属酶等天然的生物分子,金属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如金属离子通道,也研究在医药(金属药物)及毒物学中
  • 欧榛油欧榛(学名:Corylus avellana)也称欧洲榛,落叶灌木,春天长出下垂的柔荑花序,秋天结出成串坚果。是一种原生在欧洲与亚洲西部的榛属植物。南至不列颠群岛、希腊、伊比利半岛、土耳其
  • 股动脉脉冲股动脉(拉丁语:arteria femoralis)来自外髂动脉,为供应下肢的主要动脉。 外髂动脉在经过腹股沟韧带深层后改名为总股动脉。之后总股动脉会分为股动脉及深股动脉,在股三角(英语:femo
  • 利萨如轨道在航天动力学中,利萨如轨道(Lissajous orbit)是一种类周期性振动轨道,限制性三体系统中有5个平衡点(拉格朗日点),利萨如轨道是围绕与两个主体在同一直线上的L1和L2点运行的轨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