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术语。把半音音阶(Chromatic scale)中的某些音外加自然音阶(Diatonic Scale)为主的曲调上,或用半音音阶来完全取代自然音阶,都是属于半音体系。前者可见于主音音乐中,例如海顿(F. J. Haydn, 1732-1809)和莫札特(M. A. Mozart, 1756-1791)及早期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音乐,常常用快速半音音阶作为华彩装饰音。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常用半音造成变化和弦以便于转调。从十九世纪中期起半音体系(尤其是变化和弦及转调)的用法被大量的应用,有些作品不断转调,已威胁到调性音乐的地位,例如华格纳(R. Wagner, 1813-1883)在歌剧《崔斯坦与易梭德》(Tristan und Isolde)中的序曲影响到二十世纪的无调性音乐,后来荀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发展十二音制(Twelve-Tone System)使半音体系成为完全独立的和声体系。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应用半音体系造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印象派风格与和弦色泽变化。
参照: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辞典》民国六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