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波噪音

✍ dations ◷ 2025-10-23 01:52:15 #噪音污染,隧道,空气动力学,高速铁路,铁路

微压波噪音(英语:Micro-pressure wave noise,又俗称为Tunnel boom)指在高速运行的列车进入隧道撞击隧道内空气产生高压波,该高压波往隧道下游以空气之音速传递,而形成隧道空气之活塞效应,当压力波抵达下游隧道口且冲出隧道口外,因空间突然扩大,而产生微压波,该微压波经常会伴随着令人不悦的噪音,称为微压波噪音。

日本于1940年便开始着手兴建子弹列车线,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建。当东京争取到主办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需兴建高速铁路以纾解运输之需求,迫在眉睫。因此,日本国铁利用旧时残留设施,于1959年开始兴建新干线,并于奥运开幕前营运,成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当时列车车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嗣因新干线之行驶而发现微压波(英语:Micro Pressure Wave)噪音之物理现象,日本国铁随即谋求改善。

在隧道出入口可采用隧道口渐变断面,或设置开孔之假隧道,或者直接加大隧道断面尺寸,或适当的设置竖井,或改变车头形状以减小车头阻力系数等等方式,消减列车进入隧道产生之压力波及微压波强度。再则,可以采用更高级之列车,使列车车厢之气密性更佳,而不易受到外在压力变化之影响,或者使用机械方法调控车厢内之压力,使旅客感觉更舒适。

增加隧道断面积,将使隧道开挖费用大幅增加,且有可能降低隧道内空气之更新量。增加列车车厢之气密性,必须经常性维修车厢其花费较高。隧道入口处以渐扩设计及增设假隧道,在一长隧道有时并无法产生功效。降低车头之阻力系数,所能达到降低压力的程度有其极限。增设竖井,其所需费用亦相当昂贵。

铁路道床之改变,对微压波噪音也会产生影响。德国在2002年前之隧道都为有路渣道床,当时并无微压波噪音之问题,随后修建之铁路改为固定道床便产生微压波噪音之问题。

隧道内活塞效应之空气动力可借由一维或一维与三维结合之模式精确模拟。利用上述模式计算隧道口之压力变化梯度,再借由半经验公式求取隧道口外特定一点之压力变化量,以噪音及压力之能量公式,求得该处之噪音量。

相关

  • 胰脂肪酶胰脂肪酶(Pancrelipases),特别是它的缓释剂型(例如: Creon, Pancreaze, Pertzye, Ultresa, Zenpep) 是猪源性胰淀粉酶的商用混合物(作用于淀粉水解酶),胰脂肪酶和胰凝乳蛋白
  • 锺铁民锺铁民(1941年1月15日-2011年8月22日),台湾作家。屏东县客家人,出生于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乡土文学之父”锺理和之子,作风继承父亲锺理和的风格,题材多取自美浓客家人,被称为“农
  • 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意大利语:Mario Castelnuovo-Tedesco,1895年4月3日-1968年3月16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意大利作曲家。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早年
  • 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ulti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method,MRCI)是量子化学中的一种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基态和部分激发态的电子组态斯莱特行列
  • 笋螺科见内文笋螺科(学名:Terebridae):47,50是芋螺总科之下一组小型到大型海螺组成的科级捕食性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的分类单元。本科物种具有矢舌型(toxoglossate,又名毒舌型)齿舌、外唇
  • 古前田充古前田充(Komaeda Mitsuru, 1950年4月14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76年到1977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2次,打进2球。
  • 杜布坚吉亚乌帕齐拉杜布坚吉亚乌帕齐拉(孟加拉语:দুপচাঁচিয়া উপজেলা)是孟加拉国的一个乌帕齐拉,位于拉杰沙希专区的博格拉县。杜布坚吉亚塔纳始建于1880年,后于1983年改建制为乌
  • 越南各省人类发展指数列表这是一个越南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列表,2018年的报告采用的是2017年的数据。
  • 圣朝鼎盛万年青《圣朝鼎盛万年青》,又名《万年青》,清末小说,讲述乾隆微服出巡江南的故事,民初改为《乾隆游江南》。书中描述的少林,多以相反立场取材自天地会“西鲁传说”。是现存最早记载方世
  • 澎恰恰澎恰恰(1956年4月15日-),原本名彭樟灿,后改彭高尚,台湾男艺人、主持人、导演。出生于台湾嘉义县嘉义市,远东科技大学创新商品设计与创业管理系暨硕士班毕业。未进入演艺圈前,曾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