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波噪音

✍ dations ◷ 2025-11-20 18:19:42 #噪音污染,隧道,空气动力学,高速铁路,铁路

微压波噪音(英语:Micro-pressure wave noise,又俗称为Tunnel boom)指在高速运行的列车进入隧道撞击隧道内空气产生高压波,该高压波往隧道下游以空气之音速传递,而形成隧道空气之活塞效应,当压力波抵达下游隧道口且冲出隧道口外,因空间突然扩大,而产生微压波,该微压波经常会伴随着令人不悦的噪音,称为微压波噪音。

日本于1940年便开始着手兴建子弹列车线,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建。当东京争取到主办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需兴建高速铁路以纾解运输之需求,迫在眉睫。因此,日本国铁利用旧时残留设施,于1959年开始兴建新干线,并于奥运开幕前营运,成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当时列车车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嗣因新干线之行驶而发现微压波(英语:Micro Pressure Wave)噪音之物理现象,日本国铁随即谋求改善。

在隧道出入口可采用隧道口渐变断面,或设置开孔之假隧道,或者直接加大隧道断面尺寸,或适当的设置竖井,或改变车头形状以减小车头阻力系数等等方式,消减列车进入隧道产生之压力波及微压波强度。再则,可以采用更高级之列车,使列车车厢之气密性更佳,而不易受到外在压力变化之影响,或者使用机械方法调控车厢内之压力,使旅客感觉更舒适。

增加隧道断面积,将使隧道开挖费用大幅增加,且有可能降低隧道内空气之更新量。增加列车车厢之气密性,必须经常性维修车厢其花费较高。隧道入口处以渐扩设计及增设假隧道,在一长隧道有时并无法产生功效。降低车头之阻力系数,所能达到降低压力的程度有其极限。增设竖井,其所需费用亦相当昂贵。

铁路道床之改变,对微压波噪音也会产生影响。德国在2002年前之隧道都为有路渣道床,当时并无微压波噪音之问题,随后修建之铁路改为固定道床便产生微压波噪音之问题。

隧道内活塞效应之空气动力可借由一维或一维与三维结合之模式精确模拟。利用上述模式计算隧道口之压力变化梯度,再借由半经验公式求取隧道口外特定一点之压力变化量,以噪音及压力之能量公式,求得该处之噪音量。

相关

  • 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 Paramecium bursaria Paramecium caudatum Paramecium tetraurelia草履虫(paramecium)属于纤毛虫门,寡膜纲。多数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形状都不是很固定,有的甚
  • 詹姆斯·K·波尔克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James Knox Polk,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第11任美国总统,任期自1845年3月4日至1849年3月4日。波尔克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梅克伦堡县的派恩维尔,但他
  • 陈修园陈修园(1766年-1823年),名念祖,字修园,清代医学家。福建省长乐县(今福建省长乐市)湄村人。陈修园幼年丧父,家徒四壁,跟他祖父陈居廊学习。因为善于作对句,便露头角。二十岁补诸生,兼从事
  • somnolence昏睡(Somnolence)也称为想睡,是有强烈想要睡眠的欲望,或是睡眠的时间异常的长(嗜睡症)。昏睡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及其原因,可能是指平常在要睡着之前的状态、因为昼夜节律失调而进入的
  • 伦纳德·布龙菲尔德伦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年4月1日-1949年4月18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语言学家。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领导了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他1933年出版的教科书具
  • 觉罗成允觉罗成允(1831年-1895年),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清朝政治人物。早年捐太仆寺员外郎。咸丰十年,任户部云南司员外郎。同治三年,丁父忧、百日孝满仍回原部当差。同治六年,以本部郎中遇缺
  • 晓之护卫《晓之护卫》(日语:暁の護衛)为AKABEiSOFT2的姊妹品牌香格里拉(しゃんぐりら)于2008年3月27日发售的恋爱冒险类型成人游戏。2008年12月25日发售Fan Disk《晓之护卫〜主角们的休息
  • 陶崇园事件陶崇园事件是发生于2018年3月的事件。因为长期受到导师压迫,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学生陶崇园(1992年3月28日-2018年3月26日)于2018年3月26日清晨跳楼自杀。微博ID为“陶崇
  • 拉苏里王朝拉苏里王朝(阿拉伯语:بنو رسول‎),是一个1229年-1454年统治也门的逊尼派王朝。王朝奠基人拉苏里是一个土库曼人酋长,后来接受阿拉伯语并称自己是阿拉伯部落后裔,他在1180年
  • 尼伯龙根的指环《尼伯龙根的指环》(德语:,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由瓦格纳作曲及编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诸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