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

✍ dations ◷ 2025-04-04 06:34:08 #草履虫
Paramecium aurelia Paramecium bursaria Paramecium caudatum Paramecium tetraurelia草履虫(paramecium)属于纤毛虫门,寡膜纲。多数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形状都不是很固定,有的甚至无法辨认其外形。然而草履虫就很容易辨别,其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平面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故名草履虫。身长约零点一至零点三毫米,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caudatum),生活在有淡水的地方,肉眼勉强可见模糊的外形,需用复式显微镜观察才能看清楚。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它整个构造就是一个细胞,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这个细胞体内含有两个细胞核、两个伸缩泡和一些食物泡,全身纵行排列布满大致同长的细纤毛。草履虫是利用身上一种排列方式特殊的维管负责纤毛的摆动得以前进,是为原生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一类,当草履虫游泳时,纤毛的摆动会如同船桨一般,一收一放,借此得以推动身体前进。若于前进同时,遇到了障碍物,纤毛就会产生相反方向的运动,先后退再换方向前进。草履虫主要以水中细菌及其他水里的有机物作为食物,对不同的细菌有选食性。草履虫的纤毛摆动不但能帮助它们移动身躯,同时也可借此摆动使食物随着水流送入口沟,形成食物泡,然后食物随着细胞质流动在泡内逐步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再通过表膜上开口的细胞肛孔排出体外。草履虫主要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轮虫或其他原生动物是它主要的天敌。草履虫主要的武器是丝细胞,其在表膜下整齐埋藏许多刺丝泡,当受到强烈刺激(化学、电、机械等)或敌害时,在2~3微秒内可射出刺丝泡,变成一根长约40微米的细丝,前端有矛状小针,把毒素做丝状喷出;有的草履虫其丝细胞不含毒素,但可以喷出丝状物,用来缠绕敌人或吓走对方,更可用这种丝细胞来捕捉食物。草履虫靠体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游动,身体反时针方向旋转前进。遇阵碍物或微弱刺激时,纤毛朝相反方向击打,改变游动路线以避开。

相关

  • 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又称为胎儿-胎儿输血综合征(FFTS)及双胞胎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症候群(TOPS))是一个因不成比例的血供产生的并发症,由此导致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它可影响单绒毛膜
  • 恶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贫血(英语: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是指因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红血球不足的疾病,恶性贫血(英语:Pernicious anemia)是造成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常见
  • 维尔纳综合症维尔纳综合症(Werner syndrome,缩写WS)又称成人早衰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衰症,1904年由德国人 Otto Werner 首先报道,患者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的、编码DNA螺旋酶
  • 模式种模式种(type species (species typica))是生物分类学上的一个名词,是用来代表一个属或属以下分类群的物种,又称典型种。模式种可以指示出该生物分类单元下的生物学特征,它既是一
  • 头癣(外语favus, tinea capitis, ringworm of the scalp)是皮肤细菌疾病,由真菌引起,有可能引发其它疾病。三种主要的真菌是:小孢癣菌、表皮癣菌和毛癣菌属。头癣可能出现于各部
  • interleukin 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脑电图脑电图、脑波图(英语: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透过医学仪器脑电图描记仪,将人体脑部自身产生的微弱生物电于头皮处收集,并放大记录而得到的曲线图。脑电图所测量的是众多
  • 葡萄糖酸锑钠葡萄糖酸锑钠(Sodium stibogluconate),流通商用药品名有Pentostam等名称,系为治疗利什曼病的药物。这种疾病主要分为皮肤、黏膜及内脏三种,通常基于耐药性的考量,有些药方会并用米
  • 探针探针可以指:
  • 宇宙化学宇宙化学(英语:Cosmochemistry)是研究宇宙中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形成这些组成的过程。这主要是通过研究陨石的化学成分和其它实物的样本。由于陨石母体的小行星有些是太阳系形成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