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星君,讳郁仪,符字为奛,为道教的太阳神,主掌太阳,正称日宫炎光太阳星君、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朱天日宫隆祥太阳大帝,又称太阳帝君、大明之神、太阳公、太阳菩萨等。
由于太阳是人类重要的光明、热能来源,故许多族群皆有太阳崇拜。中国相传自炎帝神农时期开始祭祀太阳神,祭日礼仪则最晚在秦汉时出现,如《礼记》中即记载“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并管辖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禄寿之司,检校并向上帝进呈世人罪福之目,此纪录称为“阳宫生籍”。
在民间常常与佛家的大日如来、无量光佛、日光菩萨等信仰混合;常认为太阳神是该等佛菩萨的权现。
《封神演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伐纣将领徐盖被封为太阳星。
太阳帝君诞辰原有两种说法,华北是农历的二月初一、华南是冬至(或十一月十九),或认为冬至(或十一月十九)为生日,二月初一为巡察人间善恶之日,但今日通胜多写为农历的三月十九日,可能与暗中纪念明朝崇祯帝有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闯攻入燕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而崩逝。进入清朝统治后,为了纪念“大明之神”(双关语,大明天子、太阳星君),不被清廷发现,民间遂编造太阳星君圣诞为该日,如《太阳星君真经》即如此记载。
根据台湾媒体报导,太阳星君造像通常为人类形象,拥有红面、红胡须,手持代表太阳之令牌。又有造像为披头散发,一手持长棍,一手持绳索,有时作狰狞吐舌状。
内惟李氏祖厝、台南市内的开基三官庙、台湾首庙天坛、开基玉皇宫、善化庆安宫皆于农历三月十九日举行祭仪。过去台南人会在当天于户外露天摆设香案,准备暗示明朝十六位朱姓皇帝、称为“九猪十六羊”的糕点作祭拜,但此风俗已逐渐式微。
2013年,佳里区溪州里长陈进源、长寿会会长陈上明表示,日治时期,当地曾有成员三十多人的太阳公会,备有一只太阳公炉,会员缴交费用作基金,会长则采轮值并负责祭祀,需于三月十九日准备九猪十六羊、素花素果与金纸等。不过该仪式约在1970-80年代日趋式微,太阳公炉也流落不知何处,陈进源说只剩里内年逾九旬的陈吴年老妇人每年祭拜,陈吴年亦不清楚祭拜原因,只说是父母亲所流传下来。
2015年,善化新味香饼铺老板陈昭南说昔日制成的二、三十份九猪十六羊的绿豆糕,一份一百元皆能卖完,如今善化无人买也无人作。善化庆安宫在2015年报导时是改以一般供品代替。
高雄市前金万兴宫、盐埕三山国王庙、盐埕埔寿山宫三庙之间亦有轮祀太阳公之习俗。相传旧时中国移民渡海而来、定居爱河两岸,西岸居民以晒盐卖盐维生,该地遂称盐埕;东岸居民则以晒沙卖沙维生,该地遂称“沙仔地”(位于今前金区内)。一日海边飘来一棵巨大神木,两岸居民讨论后决定将神木雕为太阳公神像,由两岸之信仰中心万兴宫及三山国王庙轮流奉祀,后来三山国王庙之池府千岁分出另建寿山宫,遂改为三庙轮奉,最初各奉祀四个月,后来改为以三庙尊神(清水祖师、李府千岁、池府千岁)之神诞划分轮祀日期。此信仰亦被认为是明郑遗民纪念崇祯皇帝之行为,初期取“慈祥爱民”的“老太爷”之意尊称为“太爷公”,后口误成为太阳公。
2017年时淡水太阳宫管理人张忠雄表示,由于太阳星君之光芒普照世间、不分贵贱,代表公正、博爱精神,因此也为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政治工作者崇拜。2021年时他表示太阳星君亦擅长抓鬼镇煞。
《太阳星君真经》又称《日光经》,为一部礼拜太阳之民间信仰经典,应该来自扶鸾,作者不详,富含佛教色彩,它认为太阳星君就是佛家诸光佛(阿弥陀佛)的化身,率领日光菩萨等十万八千大菩萨,主宰四大神洲的天地,人类的寿命跟光阴都是由太阳主宰,反应了佛道融合之民间信仰特色,还自诩本经比得上《金刚经》。文中,太阳星君对很少人祭祀而感到愤怒,希望人人尊敬,并许诺保佑信徒一家平安,超度信徒的祖先。根据台南大学林华铃硕士的研究,此真经原本称太阳真君冬月十九出生,是被加上崇祯皇帝的元素,才逐渐改为三月十九生。
《太阳星君真经》版本甚多,大同小异,依照高雄意诚堂抄录自中国缮本,全文如下:
根据台湾媒体报导,太阳星君常与太阴星君作为玉皇上帝之配祀神。以下陪祀庙宇仅列出未与太阴星君成对出现者,因可能代表特定信仰群体或缘由之故
仁爱区代明宫、
信义区东安山太阳庙
内湖区太阳堂(太阳庙)
淡水区下圭柔山太阳宫
头份镇珊珠湖太阳宫
彰化市五福户开基祖庙(陪祀)
埔里镇慈光寺太阳庙
官田区二镇太阳宫、
东山区开泰日月明宫、
白河区大山宫
左营区新庄仔太阳宫、新庄仔星显宫、左营元帝庙(同祀)、咸池宫
小港区至阳宫、
楠梓区右昌元帅府(陪祀)、
前金万兴宫、盐埕三山国王庙、盐埕埔寿山宫三庙轮祀、
林园区中芸太阳殿
宜兰市太阳宫、
五结乡二结太阳公、三兴村太阳堂、
礁溪乡二龙太阳庙、
苏澳镇日月宫、苏澳镇南顺宫(陪祀)
车城乡福安宫(陪祀)
花莲市美仑福慈宫(陪祀)
台东市太皇殿、建和里(射马干部落)敬山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