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荷战争是从1643年到1644年,柬埔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发起者是柬埔寨国王博涅赞(易卜拉欣苏丹)。这位国王曾在居住在柬埔寨的马来族贸易者们的帮助下通过政变成为了新国王,并皈依了伊斯兰教。这场政变也引发了柬埔寨与荷兰人之间的这场冲突。这位新国王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们实施了一场大屠杀,并在随后击败了被派来向柬埔寨人进行报复的荷兰武装力量。
在1642年,一位名叫博涅赞(Ponhea Chan)的柬埔寨王子在推翻并暗杀了前任国王之后成为了列密提巴代国王。柬埔寨的马来族穆斯林商人在他的继任中帮助了他,他随后由佛教皈依了伊斯兰教,改名为了易卜拉欣,并娶了一名马来族女子。之后为了赶走荷兰东印度公司,他发动了一场战争。他首先在首都对荷兰人发动了一场屠杀,没收了他们的两艘船,杀死了这个公司的35名荷兰人雇员,还杀死了公司的使节。从1643年到1644年,在湄公河一带,柬埔寨人在一场以水战为主的战争中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柬埔寨军队遭受了1000人死亡,而荷兰军队的432名士兵遭受了156人死亡,且多艘荷兰战船落入了柬埔寨人手中。与他的部下们一同被杀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是皮埃尔·德·罗热莫尔特(Pierre de Rogemortes)。从荷兰人遭受的这次失败起,直到两个世纪后,欧洲人在柬埔寨的影响力才能恢复。易卜拉欣的兄弟们仍然是信仰佛教的。他们请求越南帮忙,通过废黜他的王位来在柬埔寨恢复佛教。在这之后,这位穆斯林柬埔寨国王被越南阮主罢免并被逮捕。在17世纪70年代,荷兰人离开了自1643年的大屠杀之后他们已在柬埔寨维持的所有的交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