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生战役

✍ dations ◷ 2025-04-04 21:05:16 #溪生战役
双方皆宣称胜利总共约45,000人大约6,000名陆战队在溪生战斗基地 飞马行动:约20,000人(第1空骑师和陆战队单位)总共约34,000人 溪生包围战:约17,200人(304和325师) 第九号路线防御:约16,900人(第320和324师)在溪生: 274名陆战队死亡2,541人受伤(不包含越南共和国陆军的游骑兵、RF/PF、前锋行动基地3–美国陆军和老挝皇家陆军的损失)第一次苏格兰行动(1967年11月1日-1968年3月31日)飞马行动(1968年4月1-14日): 703人阵亡2,642人受伤7人失踪第二次苏格兰行动(1968年4月15日-7月): 485人死亡,2.396人受伤美国空军人员的伤亡: 5 ~ 20死亡,受伤人数未知做最后撤离的越共行动(1968年6月19日-7月5日): 11名陆战队死亡,受伤人数未知越南共和国军的损失:229人死亡、436人受伤(不包括CIDG、地方军(英语:South Vietnamese Regional Force)、义军(英语:South Vietnamese Popular Force)以及驻越美军研究观察团的损失)CIDG的损失:309人死亡、64人受伤、250被俘总计(1月21日至7月9日) 10,350多人伤亡不明(统计有1,602具遗体,美国官方估计有10,000-15,000人阵亡,但驻越美军司令部的机密报告估计只有5,550人阵亡)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溪生战役(越南语:trận Khe Sanh、英:Battle of Khe Sanh),美军代号为“苏格兰行动”(Operation Scotland)和“飞马行动”(Operation Pegasus),是越南战争中爆发于越南共和国(南越)广治省西北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时间为1968年1月到4月间。在此战役中,两个整师约1万7千人规模的越南人民军部队在重炮、迫击炮和火箭炮支援下猛烈围攻了由美国第3海军陆战远征军(英语:III Marine Expeditionary Force)一个整编团和一个临时组编的团共约6千人和小部越南共和国陆军驻守的溪生作战基地(英语:Khe Sanh Combat Base)。溪生基地位于北纬17度南北越分界线以南约30公里的一处高地,距越南-老挝边境19公里,距老挝境内胡志明小道的最大运输站“车邦”约40公里。越南人民军主要目的希望能占领这个基地,以消除其对北越通往南越运输线的威胁;次要目的在两个师进攻溪山基地的同时,以另两个师在溪山基地补给线9号公路设伏,试图伏击援军,希望取得战术胜利。因此溪山战役成为北越人民军继1965年德浪河谷战役以来最大的一次以正规军与美军正面交锋。美军以“不成为又一个奠边府”,通过公众媒体向国内高调宣传溪山战役,并完全依靠大规模空中运输补充战斗人员和补给坚守基地,以及提供优势空中火力支援。同时,不急于从陆上增援溪山,而先以直升机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扫荡溪山基地外围的越军;越军伏击部队未能达到伏击援军目的,而与美军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正面交战,并分出约6千人支援对溪山的进攻。激战77天后,越南人民军仍未能攻下溪山基地,虽成功阻截了美军地面增援部队达2个半月,却未能达成伏击援军取得战术胜利的目的,相反付出大量伤亡;越军在美军增援部队打通地面交通线前主动退出战斗,改回以游击战小规模频繁袭击溪山基地补给线。至7月,美军认为已达到不成为另一个奠边府的目的;且自4月以来,为维持溪山基地补给线与越军游击部队频繁交火,伤亡不断;最终不顾坚守溪山基地的海军陆战远征军官兵反对,也主动放弃了基地。美军撤退中摧毁了基地,留下废弃的高地被越南人民军占领。未发表的美国政府档案已发表的美国政府档案

相关

  • 感觉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应。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
  • 泰勒斯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常被称为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Thalēs,英语:Thales,/ˈθeɪliːz/),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的自然哲学
  •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loratadine),中英文商品名:开瑞坦/克敏能/佳力天(Claritin)/乐敏锭(Lomidine),是第二代的抗组织胺药,常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相比,它的一大特性是无明显
  • 多边恋多元之爱(希腊语:πολύ、英语:Polyamory),又称多角忠诚、多重(伴侣)关系,指关系中人数大于“两人一对一”且参与者皆“知情同意”的恋爱、交往、伴侣等关系,例如一人同时与两人
  •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有时又称为根本、根因、根或本,是指导致某种结局或后果的因果关系链条的初始原因。通常,根本原因用于描述在因果链之中最深的层次;在这种层次才可能合理有效地实施某种
  • 塔西陀普布利乌斯·科尔奈利乌斯·塔西陀(Publius或Gaius Cornelius Tacitus,也译作塔吉突士,55年?—117年?),罗马帝国执政官、雄辩家、元老院元老,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文体家,他的最主要
  • 首席大法官美国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门的领袖并主管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美国最高司法官员,领导最高法院的事务并在弹劾美国总统时
  • 环境智能在计算机领域, 环境智能 (ambient intelligence ,AmI) 是指对一个人有感应和反馈的电子环境。 环境智能是在1990年代设计提出来,面向2010–2020年的一个关于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以
  • 缩聚物缩合聚合物泛指所有经缩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有小分子如水、甲醛及氯等物质离开聚合物链。与其相对的则为由不饱和烃透过没有单体损失的加成反应生成的加成聚合
  • 毛里求斯广播公司毛里求斯广播公司(Mauritius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MBC)是毛里求斯的国家公共广播公司,于1964年由毛里求斯总理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爵士成立。它在主岛和罗德里格斯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