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皇
✍ dations ◷ 2025-04-02 16:59:01 #三皇
三皇五帝是中国传说中的君主。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在夏朝之前。其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及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惟归谁人说法众多。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记载或者中国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时代远早于五帝时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4,000至5,000年至7000至8000年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三皇五帝时期为中国早期最重要的发展,例如钻木取火、行医等,皆对后世的中国文化有远大的影响。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指导考古工作者抢救性整理了人祖庙,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按照目前的考古状况有人认为三皇五帝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先后兴起的不同族群。一些学者认为,黄帝的都城可能为西坡遗址,尧的都城可能为陶寺遗址。但良渚文化的发掘经年代测定为距今5100年以上,且有巨型水坝工程遗迹,为尧舜大禹等时代的众多故事提供了一种间接的科学化研究基础,至少其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玉璧、尊、琮、钺等中华特征的礼器,且动员万人以上的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在当时已经可行。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皇五帝属中国上古时期,距今久远,少有当时的文字实物资料流传,主要靠传说流传至今,因此这段历史对于后来的人们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综合史料,大致为:三皇时代处于约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历史资料表明,漫长的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早期的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到五帝时代,已经是父系社会,不过女子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发展中也有很大的贡献。五帝时代文明是三皇时代文明的延续。以文字为例,传说伏羲创造八卦、文字,而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娲、伏羲时代的龙崇拜,在炎黄时代进一步发展。传说炎帝(指末代炎帝)、黄帝皆神农后裔,炎帝即神农部落首领,也是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共主,当时神农部落已世衰,黄帝和伏羲(有人认为盘古即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后来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为五帝之首,五帝以后即为夏、商、周时代。五帝时代在约4000多年前,当时,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征服了周边各个部落,黄帝时代华夏文明取得很大发展,华夏部族由此产生,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亦有观点认为夏朝之前存在虞朝,《左传》、《国语》等史书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之句甚多,古籍中可考君主名有数个,虞朝可能不止虞舜一位君主。不过由于历史久远,史实与传说混杂一起,难以考证。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三位圣王三皇,有各种说法:此外,汉代的纬书中纪录三皇为天皇、地皇及人皇,是三位天神,这个说法最早在秦始皇时代就有了,到了汉代将之写成书纪录下来。道教后来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备注:虽然世间流传各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及人皇黄帝三位。其中黄帝地位较为特殊,既是人皇,同时也是五帝之首。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五位圣王五帝,有各种说法:另外,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载有“六帝”之说:“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伏羲 · 女娲 · 神农(《史记索隐·三皇本纪》说法)
伏羲 · 神农 · 黄帝(《帝王世纪》说法)
燧人 · 伏羲 · 神农 (《尚书大传》说法)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史记·五帝本纪》、《礼记》和《春秋国语》说法)
少昊 ·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白虎通义》和《尚书序》说法)
太昊(一说即伏羲) · 炎帝 · 黄帝 · 少昊 · 颛顼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说法)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肺病呼吸系统疾病 (Respiratory Diseases)。 是指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从生理上分为两类: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疾病。 从解剖学上可分为: 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肺间质疾病和
- 血管瘤痣痣,又叫癦,是指皮肤或粘膜上慢性的斑块,一般外形会是深色的圆形。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痣在定义上属于良性肿瘤,不过有25%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已有的痣发展而来。可
-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或纵向调查,或小组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其涉及在短期或长期内对相同变量(例如,人)的重复观察(即,使用纵向数据)。它通常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尽管它们也可以构建为纵向随机实验。
- 信号转导衔接蛋白信号转导接头蛋白或信号转导衔接蛋白(英语:Signal transducing adaptor proteins)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蛋白质。接头蛋白上有着各种能与其它蛋白结合的结构域,能形成各种信号
- 薄膜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一个很为人们熟知的表面技术的应用是家用的镜子:为了形成反
- Hsub2/subCSesub3/sub硒代碳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碳酸中的氧被硒取代产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2CSe3。用二硒化碳(CSe2)从金属的硒氢化物(HSe-)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沉淀出紫色的三硒代碳酸盐。通常
- FeSsub2/sub二硫化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S2,在该化合物中,存在独立的S2原子团,铁为+2价。它可以以对应的不同的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黄铁矿型和白铁矿型。二硫化亚铁是一种半导体材
- 法国茴香酒法国茴香酒 (英语:Pastis 英国发音:/ˈpæstɪs/, 美国发音:/pæˈstiːs/)是一种来自法国的茴香味力娇酒和开胃酒,通常含有40-45%酒精浓度,也有不含酒精的法国茴香酒。第一款法国茴
- 罗勒三文鱼肉酱鱼酱(拉丁语:garum)是一种把渔获发酵而成的调味料,在环地中海地区,如:古希腊、古罗马及拜占廷帝国的饮食里均有使用。相传在古代的腓尼基人就已经懂得制作鱼酱,并传播至古希腊,然后
- 黑店狂想曲《肉食店》(法语:Delicatessen)由马克·卡罗及尚-皮尔·桑里导演,是1991年法国黑色喜剧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物资困顿年代,影片讲述城市边区的一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