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页面构成原理
✍ dations ◷ 2025-11-26 02:45:02 #页面构成原理
页面构造原理是书籍设计中用来描述页面比例, 书籍中空白和文字区域的构成的一套原则.在20世纪中末期 扬·奇肖尔德 在前人 J. A. van de Graaf, Raúl M. Rosarivo, Hans Kayser 等人的基础上, 普及了书籍页面构成原理的概念.排版人员和书籍设计者将这些原理沿用至今, 并对这些原理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用于标准纸张和各种商业书籍.范德格拉夫原理重构了曾经用于书籍设计中将页面划分为较为舒适比例的方法. 这一原理也被称为"秘密原理", 用于许多中世纪的手稿和古板书中.这一原理适用于任何比例的纸张. 使用这一原理可以构造出具有纸张大小1/9和2/9的美观实用的空白边界. 设计的结果是内部边界是外部的一半, 并且当纸张比例为 2:3 时边界具有比例 2:3:4:6(内:上:外:下) (更一般的情况是纸张比例为 1:R, 边界比例为 1:R:2:2R ). 这一方法由范德格拉夫发现, 被 Tschichold 和其他当代的设计师使用; 他们猜测这一方法可能已经过时.纸张的比例可以改变, 但最常用的纸张比例是 2:3. Tschichold 说 "For purposes of better comparison I have based his figure on a page proportion of 2:3, which Van de Graaf does not use." 用这一原理文字区域和纸张具有相同的比例, 并且文字区域的高度等于纸张的宽度. 这一原理被Jan Tschichold在他的书书籍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Book)被广泛推广. TRobert Bringhurst 在他的书平面设计风格基础中声称: 这一比例可用于塑造页面以及塑造和定位文字区域. 这往往是中世纪图书需要的, 然而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 排版采取更加均衡的页面并且文字区域的比例页有所不同.
相关
- 发热 (消歧义)发热可能指下列身体症状:发热也可能指其他事物的发热、散发热能,例如:
- 长QT症8长QT症又名长QT综合症(Long QT syndrome),全称是QT间期延长综合症,简称LQTS,是一种跟心律或心血管有关的心脏病。这一种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治疗其他心脏病的药物而引起
- 红斑狼疮症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为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统称,即免疫系统非正常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症状可能会发生于全身各处,包含关节、皮肤、肾、血球、心脏,以及肺。最常见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物(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简称SERMs) 为作用于动情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分为动情素受体激动剂以及受体拮
- 肺痨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冬虫夏草Sphaeria sinensis Berkeley (1843)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1878)冬虫夏草(学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
-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痕痒痒,中医叫风瘙痒,是一种使动物有对发生部位产生抓挠欲的不快感觉,与疼痛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发生多源自周围神经系统(皮痒性和神经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性、神经源性和心理性)。皮
- 广平省广平省(越南语:Tỉnh Quảng Bì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小写字母小写字母,亦作小写体,是罗马字母、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等字母表中所存在的两种字母形式之一,如罗马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有两种形式,大写为A,小写则为a。在使用这几种字母表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