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特
✍ dations ◷ 2025-07-18 12:47:55 #维特
《维特》(Werther)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歌剧,完成于1892年,脚本由爱杜亚·布劳(Edouard Blau)、保罗·米利耶(Paul Milliet)以及乔治·哈特曼(Georges Hartmann)根据歌德的小说改编而成。全剧于1892年2月16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首次演出。这部歌剧取材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Johann Wolfgang Goethe`s neovel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1774)。十八世纪下半叶,文人们发起了种种文化运动,歌德便是其中狂飙运动的主要代表。在当时的德国存在着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现象,宫廷贵族阶层与中等市民阶层之间有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上流社会认为德语粗鲁,真正高雅的只有法语,故对于大多数出自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的德语作品评价很低。就连明智的腓特烈大帝也持这种反对的观点,他的宫廷里只上演法国悲剧,甚至不欢迎莎士比亚,因为莎翁的戏剧总是将王公贵族和小偷掘墓人放在同一舞台上,将之视为野蛮、放肆的滑稽戏,是一个对拉丁文一窍不通的人在不成熟时代的产物。中等阶级知识分子中普遍怀有一个"新德国"的梦想,他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由,热衷于孤芳自赏,并不顾冷漠的理智而执著于追求内在的激情,歌德的维特便是这样一个典型。马斯内的《维特》是一部抒情歌剧,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内心细腻复杂的感受,音乐优美舒缓,富有诗意,情节发展舒缓,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要能够把维特复杂的心理历程精准地表达出来,如第三幕中那首著名的咏叹调《不要唤醒我》。178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乡间法官(Le Bailli,男低音)的农庄。法官的妻子早逝,留下九名子女,夫人死的时候吩咐大女儿夏绿蒂(Charlotte,次女高音)照顾好家人。夏绿蒂今年二十岁,活泼美丽,温柔善良,她很爱自己的母亲,时刻记着母亲所交代的事情,关心父亲,爱护弟妹,家里人都很依赖她。
一个夏夜,法官与他的孩子在花园里玩耍,两个朋友来访,他们问起晚上的舞会,夏绿蒂是否跟她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一同出席。法官回答说这次陪夏洛蒂参加舞会的是一个诗人,他刚来这里不久,叫维特(Werther,男高音)。
黄昏,白天里的暑气消散,风声、虫鸣声在林中萧萧的响,尽头的夕阳染红了草木,维特情不自禁的赞美起这一片田园风光(咏叹调:我还在梦中吗?)。不远处就是法官的农庄,他正要去接夏洛蒂参加舞会。仆人把维特带进房间,正巧穿着礼服的夏绿蒂在分食物给弟妹,她对维特解释说这些孩子只肯吃他切的面包。维特惊讶的看着夏绿蒂,首先被她的美貌打动,接着又为她的温柔感动。他们离开不久后,出门远行的阿尔伯特(Albert,男中音)突然回来了,他心急的来探望夏绿蒂,却错过了,便只好询问夏绿蒂的妹妹苏菲(Sophie,女高音)自己未婚妻的情况。深夜的时候舞会结束,维特送夏洛蒂回家,他发现夏绿蒂的爱好与自己十分相同,两个人过得很愉快,他真希望时间就此停止,因为他已经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夏绿蒂,夏绿蒂的一个细微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都深深的刻在他的心上。可是夏洛蒂一味回避他爱慕的表示,并对他讲起过世的母亲与可爱的弟妹,还说自己要遵守母亲遗愿,跟阿尔伯特已定下了婚约。无法表达,也不能要求,爱情带来甜蜜的同时,也令维特受苦。星期天下午,乡间教堂的广场。人们聚在广场上,准备为牧师夫妇庆祝他们结婚五十周年。阿尔伯特伴着夏绿蒂出席,他们刚刚结婚,人人都称赞他们的幸福令人羡慕。维特也来了,他站在远处,默默的望着夏绿蒂。阿尔伯特跟维特作了朋友,并暗示苏菲对他怀有好感,而维特不以为然。在维特的心里,他只看到了夏绿蒂,时而激动万分,时而又莫名的忧郁。夏绿蒂深知维特对她的爱慕之意,但她是个有夫之妇,便建议维特去旅行,等圣诞节的时候再回来,这样既得到了锻炼又可令他冷静。维特在心里想,如果真的爱夏绿蒂就应该为她的处境考虑,于是下决心要永远离开,来成全夏绿蒂的婚姻幸福。或者,还有死亡,想到这里,苏菲突然进来,维特对她很凶。看到妻子安慰哭泣的苏菲,阿尔伯特心里明白了维特对夏绿蒂的感情。圣诞夜,夏绿蒂独自坐在客厅里,手上拿着维特寄来的信,她已经读了无数遍,想借此来驱散对于维特的思念(咏叹调:信之歌)。苏菲进来唤夏绿蒂去参加圣诞活动,却见姐姐一脸的忧郁,她明白夏绿蒂的心思,便劝她不要老是闷在家里,否则越想越是痛苦。苏菲走后,夏绿蒂跪在地上祈祷,希望上帝能够帮助她脱离这不被允许的爱情所带来的痛苦,这时夏绿蒂吃惊的发现维特就站在门外。这长期的旅途如同一次放逐,维特脸色苍白,他精疲力竭,却仍无法忘记夏绿蒂。他回忆起过去两个人相处时的快乐情景,夏绿蒂感到很不安,便拿出以前维特送给她的自己译的诗稿,那是爱尔兰传说中的诗人莪相(Ossian)的诗,她请维特给她念念。维特一笑,接过诗稿,看到上面的字句令他浑身哆嗦,心里凄凉,声音颤抖着念起来:春风啊!你为何将我唤醒?我感到你轻轻的爱抚,可是啊,我已到了尽头,暴风雨即将来临,明天,我的族人到来,他见过我美好的青春,他在旷野四处寻觅,却没有我的踪影(咏叹调:春风,为何将我唤醒)。眼泪流下来,夏绿蒂求他停止,维特怀疑他所看见的那对眼睛里的感情,便再无法克制得扑倒在夏洛蒂的脚边诉说着自己对她的爱情,夏绿蒂抬起手又放下,她还是拒绝了维特,她推开维特,跟他告别,并说以后不会再见他。维特离开,心里绝望,他对于生已不再留恋,他感到唯有死才能够化解那充满了他全部的巨大的痛苦,他作了打算后便差仆人前去向阿尔伯特借猎枪,说是备着在远行中仿身。阿尔伯特回来的时候发觉夏绿蒂的行为异常,见维特的仆人来借枪就吩咐夏绿蒂拿给他。一旁的夏绿蒂却觉得不妙,莫名的恐惧抓住了她的心,她立刻赶去维特的家中,希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维特家的书房,他询问仆人得枪的情况,知道夏绿蒂的手指曾经抚过这把枪感到欣喜,他一直渴望从夏绿蒂的手中接受死亡,现在自杀仿佛与爱人联系到了一起,他一遍遍得吻着手枪。夏绿蒂的预感没有错,她跑进房间的时候看到维特躺在血泊中,已经奄奄一息,身边放着阿尔伯特的枪。夏绿蒂将他抱在怀里,悲痛的发疯,她坦白了自己对维特的爱。维特请求夏绿蒂的原谅,为他过去的行为,并表示自己很幸福,死前能够得到她的爱。这时窗外传来孩子们圣诞节的歌声,维特闭上了眼睛,嘴角还留着一丝微笑。
相关
- 滨海省滨海省(英语:Littoral Province、法语:Province du Littoral)是喀麦隆的一个省,位于西部几内亚湾岸。萨纳加河在本省流入海。面积65,57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202,340人。首府杜阿
- 格里高利圣咏额我略圣咏(拉丁语:Cantus Gregorianus)是西方基督教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天主教会宗教音乐。额我略圣咏主要是在第8世纪和第9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
- 自主自主权(希腊语:νόμος; αὐτονομία; αὐτόνομος,英语:Autonomy,直译为“法”、“自我设置并约束自我的法律”),也称自治权、自决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道德、政治
- 哺乳类胚胎发育胚胎发生(英语:embryogenesis)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将只有单套染色体的细胞,融合成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卵,可以经由卵子与精子受精
- 东罗曼语支东罗曼语支(Eastern Romance languages) 是一组罗曼语族的语言,在狭义上指弗拉赫语言。东罗曼语支是通俗拉丁语在东南欧地区发展出的变体。有时意大利-达尔马提亚语也被划入东
- 美国总统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枕叶枕叶(Occipital Lobe)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结构,属于哺乳动物四个脑叶之一。其已知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视觉信息,例如初级视皮层V1就位于枕叶。两个枕叶是人类脑颅皮质四对脑叶最小
- 文化演化文化演化(英语:Cultural Evolution)是用生物演化的概念来描述人类(及其他动物)的文化和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地区差异。主要的概念是文化可以透过学习而传播(类似基因遗传),而且不同的文
- 乔治·伯纳德·丹齐格乔治·伯纳德·丹齐格(英语:George Bernard Dantzig,1914年11月8日-2005年5月13日),美国应用数学家,1947年提出了单纯形法 ,被称为线性规划之父。丹齐格的父亲托比阿斯·丹齐格是1名
- 爱尔啤酒艾尔(英语:Ale),又译为麦酒、麦芽酒,为一种上层发酵啤酒(发酵过程酵母会移动至液面)。发酵温度较拉格啤酒高(20~25℃),发酵时间较拉格啤酒短,可于两到三天完成。艾尔酒常常带有更加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