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复冰现象
✍ dations ◷ 2025-07-26 22:06:08 #复冰现象
复冰现象(Regelation)是指固体在受到压力时熔化,在压力消失后又重新凝固的现象。有些来源的描述方式是“将细的金属线绑在一块冰上,线上再拉着重物,细线对冰所施加的压力会使冰局部熔化,让细线可以进入熔化的冰中,冰在没有压力后会立刻再凝固,因此细线会卡在冰里。”此实验可以用零下10度(或更低温)的冰进行,在概念上合理,但在细绳穿过冰时的过程细节其实很复杂
此现象在细线材料的热传导良好(例如铜)时格外明显,原因是上方冰块熔化时所要的潜热需要由下方冰块提供。此现象是由麦可·法拉第所发现。此现象只会发生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的物质(例如冰)。因此若外在压力上升,物质的熔点会下降。压力每增加一大气压力,冰的熔点会下降0.0072 °C 。若压力到达500大气压,若要让冰在−4 °C时熔化,所需要的压力要到500大气压。“当冰受的压力增加时,熔点降低”是由詹姆斯·汤姆森提出,其兄弟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实验证明。冰川本身的重量会使得其他方表面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冰熔化成水。即使在温度在凝固点以下时,冰川仍可以由较高处移动到较低处。以往的教科书常用滑冰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不过需要的压力比滑冰者重量可以产生的压力要大很多。以往的教科书也会用制作雪球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其实手所施打的压力无法造成复冰现象。另一个反例是汽车在通过雪地时,不会因为施打压力而将雪熔化。
相关
- Ra7s22, 8, 18, 32, 18, 8, 2蒸气压第一:509.3 kJ·mol−1 第二:979.0 kJ·mol主条目:镭的同位素镭(旧译作鈤、銧)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Ra,原子序数是88,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的银
- 坐月子坐月子,是一些东亚民族的妇女在生产过后休息调养身心的习俗,时间约一个月,故称坐月子。粤语称坐月,闽南语称做月內,客家话称做月,中原官话称坐月子或称作月子,日语称产后之肥立(産後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观念史学者使用文艺复兴哲学这一名称来指代大约在1355年至1650
- 证据证据(英语:Evidence)是刑事诉讼法上,用来确定当事人主张为真实的证明。警察办案或是法院审理案子,一定证据确凿才能破案或将嫌犯判刑。证据之重要,可从华府著名华裔律师陶龙生(蒋介
- 随机变量给定样本空间 ( S , F ) {\displaystyle (S,\mathbb {F} )} ,如果其上的
- 裁判官裁判官(英语:magistrate)是指在各种政府体系和司法体系中执行法律的文职人员。在古罗马,政务官(magistratus)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可执行司法和行政权力。到现代,在某些司法管辖区,
- 温标温度标准,简称温标,是以量化数值,配以温度单位来表示温度的方法。它也是温度计进行刻度的根据。只要以物理方法使两个不同的温度在环境中产生,并测量再予以不同数值。即为温标。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微丝微丝(microfilament)是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直径约为7nm的纤维结构。肌动蛋白单体(全称为“球状肌动蛋白”,简称“G肌动蛋白”)表面上有一个ATP结合位点。肌动蛋白单体可一个接
- 合胞体合胞体含有由一层细胞膜包绕的多个细胞核的一团细胞质,这通常是由于发生了细胞融合或一系列不完全细胞分裂周期所致,在后一种情况中,核发生了分裂,但细胞却没有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