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洛克建筑
✍ dations ◷ 2025-10-10 01:51:01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宫廷带来财富与权势,是世俗与宗教力量的结合。巴洛克,至少在初期,则是与反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内部对应宗教改革的革新运动-有直接关联的。天特会议(1545–1563)普遍被认定是反宗教改革的开端。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修会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英语:Theatines)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首先出现在法国,如弗朗索瓦·芒萨尔设计的拉斐特之家城堡,随后遍及欧洲。德国特里尔的选帝侯宫圣苏撒娜教堂,卡罗·玛德尔诺西西里巴洛克:卡塔尼亚的圣本笃堂米开朗基罗的后期罗马建筑,尤其是圣伯多禄大殿,可以被认为是巴洛克建筑的先驱,因为后者的设计达到了前所未知的伟大的和谐。他的学生贾科莫·德拉·波尔塔继续在罗马创作,尤其是耶稣会教堂耶稣教堂的立面,直接导向了早期巴洛克最重要的教堂立面,卡罗·玛德尔诺设计的圣苏珊娜教堂。在17世纪,巴洛克风格几乎传遍了欧洲和拉丁美洲,耶稣会在那里特别起到了推动作用。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包括:意大利主要受巴洛克宗教建筑的影响,特别是罗马宗座圣殿的范式,有十字穹顶和中殿。巴洛克世俗建筑的中心在法国,那里早在16世纪就将宫殿的开放三翼布局作为标准方案。但是到萨罗蒙·德·布洛斯设计的卢森堡宫(建于1615年-1620年)才确立了巴洛克建筑样式。这是第一个中央建筑(Corps des Logis),强调建筑的主要部分,而将两侧放低。塔已完全取代了中央突出部分。下一步的发展是将花园融入宫殿的组成部分,这体现在靠近巴黎的子爵城堡(建于1656年 - 1661年),建筑师路易·勒沃和园艺师安德烈·勒诺特在那里互为补充。同样的两位艺术家在皇家狩猎小屋和后来的主要宫殿凡尔赛宫(1661年 - 1690年扩建)衡量着“伟大的协调”的概念。凡尔赛是其他许多欧洲宫殿的典范。在神圣罗马帝国,巴洛克时期则开始稍晚。虽然奥格斯堡的建筑师埃利亚斯·霍尔(Elias Holl,1573—1646)以及其他一些理论专家,如老约翰·符滕巴赫(Joseph Furttenbach the Elder),老早就开始运用巴洛克风格,但三十年战争的蹂躏使得他们并没有留下继承人。从大约1650年开始,建筑业重新恢复,世俗与教会的建筑开始占据同样的重要性。最初,瑞士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石匠大师(master-masons),即magistri Grigioni和隆巴德石匠大师(Lombard master-masons),特别是Val d'Intelvi的卡隆家族(Carlone family),在这个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奥地利很快后来居上,在17世纪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巴洛克风格。约翰·伯纳德·费舍·冯·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对贝尔尼尼印象深刻。通过研究历史以及编制建筑装饰图集,他创立了一种帝国风格(imperial style)。这很明显地体现在在他建造的维也纳圣嘉禄·鲍荣茂堂(St. Charles Borromeo)中。约翰·卢卡斯·冯·希尔德布兰特(Johann Lucas von Hildebrandt)也接受过意式训练。他发展了一种极具装饰性的风格,特别是在立面建筑领域。这对南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南德的巴洛克风格与北德十分不同。北德的巴洛克更像是介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巴洛克风格。在天主教为主的南方,慕尼黑的圣弥额尔堂是第一座越过阿尔卑斯把意大利风格带来的教堂。但是,它对教堂建筑的发展却相对不大。而迪林根耶稣会教堂(the Jesuit church in Dillingen)则为教堂建筑提供了一种更实用和适应性较强的范例:墙壁柱教堂,桶拱形中殿以及被墙壁柱分隔的大型开放式礼拜堂。与慕尼黑的圣弥额尔堂相反,这些礼拜堂高得几乎要达到墙壁柱教堂的中殿顶部,并且它们的拱顶(通常是横向桶拱顶)末端与中殿主拱顶端末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礼拜堂内有充足的光线,从教堂入口看来,墙壁柱为一旁的祭坛提供了一种戏剧化的舞台布置。福拉尔贝格派(Vorarlberg)和巴伐利亚石匠大师(master-masons of Bavaria)进一步发展了墙壁柱教堂。这种新教堂样式同时能够与晚期哥特时代德国的教堂样式和谐共存。18世纪依然沿用墙壁柱教堂,(甚至是新古典主义的教堂Rot an der Rot Abbey也有沿用),并且早期的墙壁柱教堂可以轻易地被整修成这样,并不需要改变结构。这样的例子就包括迪林根教堂(church at Dillingen)。不过天主教堂也常受到其他源头的影响。其例之一便是被称为波西米亚的激进巴洛克。克里斯托弗·丁岑霍费尔(Christoph Dientzenhofer)和其子Kilian Ignaz居于布拉格,其激进巴洛克受到北意大利的范例的启发,尤其是[[瓜里诺·瓜里尼\的作品。它的特点是具有弯曲墙面和交叉的椭圆形空间。虽然波西米亚风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巴伐利亚最著名的建筑中都有体现,约翰•伯纳德•费舍(Johann Michael Fischer)的一些早期墙壁柱教堂里曲线的阳台与巴尔塔萨·诺伊曼(Balthasar Neumann)的作品,特别是十四救难圣人圣殿(Basilica of the Vierzehnheiligen),基本上都被认为是波西米亚和德国传统最终结合的产物。巴洛克风格对新教建筑的影响较小,只有极少数几个重要作品,特别是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相比南德,建筑理论在北德更具有活力。比如有莱昂哈德·克里斯托夫·斯特姆(Leonhard Christoph Sturm)对尼古拉斯·戈德曼(Nikolaus Goldmann)的理论。但斯特姆的理论考量(比如:新教的教堂建筑)却从未付诸实际。在南部,理论最终被简化成了从绘本和雕刻中学习对建筑和元素原型的使用。宫殿建筑在天主教的南方和新教的北方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在意式风格占主导的时期过去后,从18世纪起,法式影响在第二时期占据了主流。法式模型的特点是,围绕着一个庭院(cour d'honneur)的马靴式布局,而意大利(也是奥地利)的式样则呈现出一个方块状的庄园别墅。德国宫殿建筑的主要成就,通常是由几个建筑师紧密合作完成的。因此也体现出奥地利-意大利式与法式模型的复合。其中维尔茨堡官邸将奥地利-意大利式与法式模型完美结合并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建筑风格。它的整体布局是法式马靴式的,包围了内部的庭院。它的外墙则体现出约翰·卢卡斯·冯·希尔德布兰特对法式古典装饰设计对楼层双层叠加的喜爱;它的内部装饰则具有奥地利“帝国楼梯”样式的特点,但同样也有法式房间在花园旁边纵射的特点。这是受到了法国城堡的半双公寓("apartement semi-double")的启发。波立联邦的第一个巴洛克教堂是Corpus Christi教堂。17世纪早期,巴洛克式样传遍了整个波兰-立陶宛联邦。重要的巴洛克教堂包括克拉科夫的瓦维尔主教座堂的瓦萨礼拜堂、圣安娜和圣母访亲女修会教堂、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维尔纽斯的圣加西弥禄礼拜堂和圣加西弥禄教堂,考纳斯的帕塞斯利斯修道院,利沃夫的多明我会和圣乔治教堂。圣伯多禄圣保禄教是1387年立陶宛正式信奉天主教之后在维尔纽斯郊区建造了第一座木造教堂;15世纪重建的教堂毁于1594年的大火;1609至1616年间又重建另一木造教堂,在1655至1661年间与俄国交战又被摧毁。目前的教堂建筑是在17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用以庆祝维尔纽斯自俄罗斯手中解放出来。这座教堂是苏联占领期间维尔纽斯少数正常运作的教堂之一,当时立陶宛的守护圣人圣卡西米尔的遗体自维尔纽斯大教堂迁移至此处。英国最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大师,莫过于克里斯托弗·雷恩。雷恩出生于宗教世家,习于科学,而成于艺术。他本人曾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学院及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并且在绘画上具有很高的技艺。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查理二世任命他为工程总监约翰·德纳姆爵士的助理。1663年,雷恩为伦敦主教设计坐落在牛津的谢尔顿戏院。他采纳了古典原则,发展了由古代维特鲁维亚和文艺复兴时期维尼奥拉奠定的分成行列的圆形建筑。1666年伦敦大火,从而给了雷恩发挥才能的机会。在大火后的重建工程中,雷恩重建或监督了86座教堂中的51座,其中最优秀的作品莫过于圣保罗大教堂。荷兰共和国 ·
英格兰 ·
法国 ·
波兰 ·
葡萄牙 ·
俄罗斯 (莫斯科 ·
圣彼得堡) ·
西西里 ·
西班牙 ·
乌克兰
相关
- 腹肌腹直肌(简称腹肌)是指躯干下半部(或称腹部)的器官,由若干片状的肌肉保护着,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他们包括两块腹直肌,沿着身体前面,从胸廓延伸到骨盆。当腹直肌收缩时,腹部被往内拉。
- 喉镜检查术喉镜检查术(laryngoscopy、喉镜检查法、喉镜检查、喉视镜检查)为检查咽喉之一部喉部的内视镜。喉镜检查术是一种医疗程序,是用来获得一个身体内部组织的视界图。比如,声带及声门
- 肺炎病毒亚科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学名来自希腊语 pneuma,精神;灵魂的意思。肺炎病毒亚科下的病毒分为两个属:
- 子宫颈原位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是已被发现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还没有入侵其它组织的肿瘤。许多形式的癌症始于原位癌,但不能及早发现。原位癌的癌变仍然限于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
- 箭毒蛙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
- 嘌呤代谢许多生物利用代谢途径来合成或分解嘌呤。嘌呤在生物合成中会合成为核苷酸,特别是核糖核苷酸,即核糖-5-磷酸。 主要的调节步骤为PRPP合成酶产生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的反应,这个
- 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至至部,为汉字索引的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三个(六划的则为第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至部归于六划部首。至部只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豆科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变位酶2XIJ, 2XIQ, 3BIC· cobalamin binding · metal ion binding·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 short-chain fatty acid catabolic process · cellular lipid metab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