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

✍ dations ◷ 2025-10-08 03:36:04 #箭毒蛙
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个物种,但只有55种具有毒性,且只有3种的毒素被当地居民用以狩猎。毒素的来源是捕食当地的某种蚂蚁和虱子转化而来,所以人工驯养会变得没有毒性,购买观赏蛙时应该避免野生捕获的剧毒个体。此科下身体最多色彩的是箭毒蛙属,而毒素最剧烈的是叶毒蛙属的金色箭毒蛙。大部分箭毒蛙都有耀眼的皮肤颜色,是对掠食者的一种警号。它们非常细小,约长1-6厘米,不同物种、年龄及性别均有所不同。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潮湿的热带环境(热带雨林)。虽然缺乏科学研究,但箭毒蛙的寿命估计野生的是3-15年,而饲养的可达20年。饲养的箭毒蛙一般都是没有毒的。大部分物种在约1.5-2.5岁就会达至性成熟。箭毒蛙可一年繁殖3、4次,一次能产下6至10颗卵,由于箭毒蛙亲代照护的行为,会将卵背在背上移动至靠近水源的栖地安置,因此大大提升了孵化的几率。要确定箭毒蛙的性别,可以透过其行为来观察。成熟的雄蛙在吃饱或大雨后会为交配而叫喊。幼蛙的性别可以从背部来观察。雄性的背部一般都是向下斜而不起折,雌性的背部较圆但有较大的折。另外可以从它们的脚趾来确定性别。一些雌性箭毒蛙属的脚趾较窄,而雄性的较阔。一些物种的成熟雄性在颈上会有一灰带,这正是发出交配叫喊的部位。所有箭毒蛙都是源自热带的。大部分饲养的物种在湿度80-100%、日间温度22-27℃及晚间温度不低于16-18℃会发展得很繁盛。当中一些物种能抵受较低的温度。一些箭毒蛙物种有大量的亚种形态。不同形态有不同颜色及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例如花箭毒蛙就最少有12个形态。过往曾将不同的形态看作为不同的物种,但现时仍未有清晰箭毒蛙的分类。例如天蓝丛蛙可能是花箭毒蛙的一个形态,而非一个独立的物种。箭毒蛙各种的保育状况不一,像LC无危的草莓箭毒蛙,EN濒危的金色箭毒蛙和三色箭毒蛙9,CR极危的红带箭毒蛙。(根据IUCN红色名录)

相关

  • 粪小杆线虫粪小杆线虫(学名: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俗名:threadworm(美)。又称粪线虫)是一种在人类身上的线虫(寄生虫),会导致粪线虫感染症(英语:Strongyloidiasis)。。粪小杆线虫可以寄宿
  •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指在畜牧业中,作为非治疗用途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剂。20世纪50年代起,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开始在动物生产中应用。2006年起,欧洲禁
  • 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fibroblast)是一种合成胞外基质和胶原蛋白的细胞,为生物结缔组织的基本构造,提供框架结构(基质)。并在动物伤口愈合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胚胎发育中,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的结
  • 固缩固缩(又叫细胞致密变化,英语:Pyknosis)是细胞经历坏死或凋亡后核内染色质不可逆的压缩。接着会发生核破裂。红血球或中性白血球成熟时也会观察到固缩。
  • 口臭口臭指人张开口时发出的臭味,普遍视为一个表面的病征。其起因可以有很多种,大多来自口腔的问题,例如蛀牙和牙周病,亦有可能因为扁桃腺结石,或因为吃了味浓的食物(如蒜头、洋葱、肉
  • 补给地下水补给是水从地表水向地下下移的水文过程。补水是水进入含水层的主要方法。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根部以下的包气带中,通常表现为水位表面的流量。自然地(通过水循环)和通
  •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牙买加坐标:18°06′34″N 77°17′51″W / 18.109581°N 77.297508°W / 18.109581; -77.297508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
  • 儿童早期幼儿也称为幼童,是人类发展的阶段之一。可能包括学步期(英语:toddlerhood)及之后,一直到学龄前的一段时间,此一阶段也常称为是玩耍期(Play age);是儿童阶段中较前期的部分。在心理学
  •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英语:tumor suppressor gene),有称为抑瘤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是从1980年代发现的一组基因,它们的发现是癌症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