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dations ◷ 2025-10-08 11:55:38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是指在人类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出存在的序列变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从中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SNPs。GWAS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研究复杂疾病的大门,将在患者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出的SNP位点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找出所有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从而避免了像候选基因策略一样需要预先假设致病基因。同时,GWAS研究让我们找到了许多从前未曾发现的基因以及染色体区域,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在研究基于家系的样本时,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遗传标记与疾病数量表型和质量表型的关联可以排除人群混杂对于关联分析的影响,但其在发现阳性关联的检验方面不如相同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研究有效。FBAT是运用十分广泛的基于家系的统计分析工具,能够分析质量性状及数量性状、调整混杂因素、分析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分析单倍型、调整多重比较等。单个阶段研究即在有了足够大的病例和对照样本数量后,一次性地对其所有选中的SNP进行基因分型,然后分析每个SNP与疾病的关联,计算其关联强度和OR值。由于样本数量需求量大,单阶段研究基因分型一般耗资巨大。采用小样本数量进行第一阶段的全基因组范围SNP基因分型,统计分析过后一般能够筛选少量阳性SNPs,之后的第二阶段再在更大数量的样本中对这些阳性SNPs进行基因分型,最后整合两个阶段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证明DNA pool和微阵列试剂盒均能够降低基因分型的工作量,能够进行低成本高效益的SNP筛选。由于GWAS研究的各种研究设计方法以及遗传统计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群混杂、多重比较造成的假阳性,我们需要通过重复研究来保证遗传标记与疾病间的真关联。

相关

  • 牛皮癣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DNA 序列核酸序列(英语:Nucleic acid sequence,亦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使用一串字母表示的真实的或者假设的携带基因信息的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核碱基,两个碱基形成一个碱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辐射电离辐射(英语: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粒子或波的双重形式)。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过程(Ionization)中
  • 赌博成瘾赌博成瘾或问题赌博(Ludomania)是一种持续需要赌博的心理,尽管患者明知其负面危害,又或希望停止。问题赌博的定义,在于赌徒或其他人受到伤害,而不是赌徒的行为会否构成伤害。对于
  • 整合素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
  • 相片相片,亦称照片,是从摄影得出来的影像,始源于1826年。 通常由感光纸张收集光子而产生出来,相片成相的原理是透过光的化学作用在感光的底片、纸张、玻璃或金属等辐射敏感材料上产
  • 排尿排尿(英语:Urination)又称撒尿、尿尿,是动物从膀胱将尿自尿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健康人类的排尿过程可以自主控制。婴儿、年长人类及部分神经受损者不能控制排尿,非自主反射便能导
  • 胱胺酸症胱氨酸症(英语:Cystinosis)是溶小体贮积症的一种,因第17对染色体短臂13位置的CTNS基因发生缺损,导致将胱氨酸携出溶小体的运输酶功能异常,胱氨酸堆积溶小体上,进而造成器官的病变。
  • 组织工程学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指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外培养或构建的方法,再造或者修复器官及组织的技术。这个概念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在此后的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