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 (佛教)

✍ dations ◷ 2025-07-22 03:32:59 #佛教术语,大乘佛教

真如(巴利文与梵文:tathatā)或实如(梵文:bhūta-tathatā),又译为如实、如如、本无、如,佛教术语,一般被解释为法(梵语: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实本质,也就是法的真实自性。

Tathatā,在梵文与巴利文中,源自副词tathā,意为这样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名词语尾tā之后,形成Tathatā,一个哲学用语,用来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现”、“如是呈现的状况”,是让事物(法,梵语:dharma)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为它成为的那个性质,也就是事物的真实本质。释迦牟尼住世时,经常自称“如来(Tathāgata)”,也是来自这个字根。汉译佛经时,为了要正确地表示宇宙真实名相的真情实意,只能用“如”或“如如”来形容,意即“就是那样子”的意思。

bhūta-tathatā,可见于现存的《金刚经》梵文本中,译为“真实真如”或“实性真如”,义即《解深密经》七真如中的“实相真如”,如来是无虚妄颠倒的诸法实性的异名。梵文bhūta(巴利语:Bhūtamidanti),源自于动词bhū(梵语:भू)的过去分词,意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为,可以被引申为存在、本质、此在、存有(英语:Being)、真实、众生、元素、万物、神明等。汉译为实、真实。在表示实性的“如”前,加入表示无虚妄颠倒的修饰词“真”,合为“真如”,表达了“这如是呈现的性质”,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还要真实的内在存在。

佛教的理念认为,众生的根器不同,而现实中佛教名相又深奥难通,因而,在翻译家思维、运用佛教语言、表达佛教名相、令众生接受佛教理念的过程中,难免对概念名称有所增减,难能恰到其位。

在东晋之前的早期汉传佛教佛经译籍将“真如”译为“本无”,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的用词影响,以格义方式汉译而成。当时甚至曾出现“本无宗”。鸠摩罗什译师翻为“如”,求那跋陀罗译为“如如”,为直译。菩提流支与玄奘译为“真如”,为直译与意译混合。在玄奘之后,多译为真如。

佛教中,真如被用来表示诸法的真实相貌,因为各宗派在教义上,对“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诠释,因此“法性”(梵语:dharmatā)、“实际”、“实相”、“真实”、“实性”(svabhāva)、“法界”、“法身”、“真性”都经常被当成真如的同义词,来代换使用。

依各宗派宗义,真如也被等同于一些特定术语,中观学派将真如等同于“空性”;如来藏学派将真如等同于“如来藏”、“佛性”等。

天台宗归纳《法华经》,提出十如是。

在分别说部宗义、龙树《大智度论》和唯识学派五位百法等中,“如”即“真如”属无为法。

释迦牟尼佛教导多闻圣弟子正知善见缘起缘生法,透过真实正观,色法等五蕴,为无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实智生,最终解脱。真实正观诸法真实的法性,因难以用语言表示,又以“如”、“如实”、“法如”、“法尔”等来形容它。

部派佛教时期,对于实如观察的结果,起了种种学说。在说一切有部所诵持的《杂阿含经》中,因缘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缘生法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随顺缘起”;而此经的《相应部》和《法蕴论》版本则为缘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而缘生法是“无常、有为、所造作”法。《大毘婆沙论》将依据此段论述而认为“缘起是无为”者批判为分别论者。

《十八部论》和《部执异论》记载化地部的本宗同义有:“无为法有九种:一、思择灭,二、非思择灭,三、虚空,四、无我,五、善如,六、恶如,七、无记如。八、道如。九、缘生如。”

南传《论事》注释者觉音记载,北道派主张诸法的如性(tathatā),即自性,属无为法。学者据此认为在佛教部派中,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bhūta-tathatā)学说的学派。

“真如”的最早理论详述见于《解深密经》,有七真如: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玄奘所翻译的“了别真如”也有译为“心真如”。

在《瑜伽师地论》中“真如”是转依的所缘,而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

《宝性论》称如来藏为有垢真如,佛的法身为无垢真如。

相关

  • 伞菌亚门伞菌亚门(学名:Agaricomycotin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的3个分类之一,包括许曾被归类于多系群帽菌纲(Hymenomycetes)的物种。伞菌亚门包含20,000个物种,而且其中大约98%是属于伞菌纲:大多
  • 阿伊努语阿伊努语(阿伊努语假名:.mw-parser-output .jis2004font{font-family:"源ノ角ゴシック JP Normal","源ノ角ゴシック JP","Source Han Sans Normal","Source Han Sans","NotoSa
  • 阿片阿片样肽受体或阿片类受体、阿片受体(英语:Opioid receptors)是一类以阿片样肽为配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内源性类阿片物质包括强啡肽、脑啡肽(英语:enkephalin)、内啡肽、endomorph
  • 常春藤常春藤(学名:Hedera helix),又名洋常春藤、长春藤、土鼓藤、木茑、百角蜈蚣,是常春藤属下的一种常绿攀援植物,在很多地区常春藤实际都属于入侵物种。常春藤的种加词helix来自古希
  • 效果效果可以指:在医疗或药理学中:在媒体或影视产业中:其他:
  • 前连合前连合(英语:Anterior commissure)是脑的一束神经纤维(即白质纤维)。它位于大脑的中线,其中的神经纤维连接大脑的两个半球。在中矢面内,前连合呈椭圆形。在人类,其长轴大约为5毫米长
  • 也拉府 small(惹拉府)/small也拉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ยะลา,皇家转写:Changwat Yala,泰语发音:),是位于泰国最南部的一个府,也是泰南一个不甚安宁的府份。当地华人称其为惹拉府。首府为也拉(惹拉)。也拉府位
  •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萨克拉门托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常用简称Sacramento State、Sac State、萨克拉门托加州州大;又常被译为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
  • 无声操枪排美国海军陆战队无声操枪排(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Silent Drill Platoon)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支由24人组成的步枪排,常昵称为“行军的24人”(The Marching Twenty-Four)
  • 灰獴(H. edwardsii)灰獴(学名 Herpestes edwardsii) 也叫印度灰獴,是一种产于印度南部的獴。它们会爬树,主要生活在灌木林,有时也会出现在城市中。灰獴一般长约60厘米,小规模群居生活,有杀死毒蛇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