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格鲁-撒克逊语

✍ dations ◷ 2025-07-18 11:57:03 #盎格鲁-撒克逊语
古英语(古英语:Ænglisc,英语:Old English)或盎格鲁-撒克逊语(英语: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对应于今天英格兰和苏格兰东南部的人说的英语。古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古弗里西语及古撒克逊语有密切关系。古英语和近代英语无论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上都很不一样。古英语的语法和拉丁语、德语及冰岛语比较相近,形态变化很复杂。该个语言字母共有49个。另外,双辅音在此阶段属于萌发期,双辅音 ⟨ðð⟩或⟨þþ⟩、 ⟨ff⟩ 以及 ⟨ss⟩ 在古英语中不能被发音。古英语可以分为:史前古英语(450-650年),在这段时期,因为缺乏相关文献,古英语只能构拟出来,是当时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英格兰地区的语言。早期古英语(650-900年),在这段时期,开始出现最古老的英语文献。后期古英语(900-1066年),古英语的最后阶段,随着诺曼征服,过渡至中古英语。古英语的音位表重构如下:括号中的是同位异音:前中圆唇元音 /ø(ː)/ 出现在某些方言中,但在信料最好的后期西撒克逊方言中未出现。古英语的名词有数和格的分别。数分为单数、复数;格分为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因此一个名词的变化数目,将数与格的变化相乘之后,共有8种变化形式。此外,名词还分三个性别:阳性、中性和阴性。这些性的区分并不是以自然性别来判断的。例如妇女(wifmann)就是阳性的。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分为强、弱两种,它的数和格也共有8种变化。动词只有现在式和过去式两种时态变化。古英语重要的文学作品包括《贝奥武夫》(Beowulf)、《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等。下文节选自《贝奥武夫》,约于公元900年现代英语意译:下文节选自《主祷文》(The Lord's Prayer)下文节选自《Charter of Cnut》

相关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猝死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简称SCD)指突然的死亡,其定义是“非因自杀、他杀或事故而发病、24小时内意外出现的内因性死亡”。一个人由于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 致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晕动病晕动病,或运动病(英语:Motion Sickness),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晕机和晕船,是一种平衡失调的疾病。当人眼所见到的运动与前庭系统感觉到的运动不相符时,就会有昏厥、恶心、食欲减
  • 免疫能力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亚伊采坐标:44°20′24.91″N 17°15′26.04″E / 44.3402528°N 17.2572333°E / 44.3402528; 17.2572333亚伊采(波斯尼亚语:Jajce、克罗地亚语:Jajce、塞尔维亚语:Јајце)是波斯尼
  • 脯氨酸脯氨酸(Proline,缩写为Pro 或P )是一个α-氨基酸,20个DNA编码的其中之一。其对应密码子为CCU,CCC,CCA和CCG。脯氨酸不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在20个蛋白质形成氨基酸
  • 平假名(日语:平仮名/ひらがな/ヒラガナ hiragana *)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平假名多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谓女文字、女
  • 补牙牙体复形俗称补牙,是通过填充以恢复牙齿功能、完整性和形态的方法。补牙是对牙齿的缺洞及硬组织缺损,用填充法修复;牙体复形,不包括镶牙;镶牙是指在牙齿拔除后,用假牙镶装。 镶
  • 酶类酶(英语:Enzyme(/ˈɛnzaɪm/ )),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即具有催化作用)。由酶催化的反应中,反应物称为底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几乎所有细胞内的代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