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混血儿
✍ dations ◷ 2025-10-08 19:39:49 #混血儿
混血儿用于描述有不同人种、民族或国族背景的人。例如父母的肤色不同或父母为异族通婚,但是也有人用于称呼不同物种的动物之间的后代。在西方对不同种族与国家联姻产生的后代之称呼,更可细分为美亚混血儿、印欧混血儿、拉丁美洲人和印地安人混血儿、北美印地安人和欧洲白人混血儿等等。美亚人一词最早是用来表示越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等战争期间,美军与亚洲当地妇女的后代。由于人数庞大,美国国会在1982年10月22日立法通过美国公法97-359(又称美亚混血儿移民法),允许此类人民移民美国。已知最早的混血儿是生活在9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女性混血,发现于阿尔泰山脉附近的一个丹尼索瓦人洞穴。17、18世纪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对于混血儿有一套非常严谨复杂的称呼,用意是在保障白人在殖民地的特权,一个人混血程度的多寡会影响在社会上的阶级地位与所拥有的法律权力。为了说明其复杂程度,以下是18世纪新西班牙(墨西哥)使用的部分法律名词:这个列表仅显示了部分有关混血儿的法律名词,每一个西班牙殖民地都有不同的称呼。在1821年墨西哥独立前,共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类别存在。这样的分类并没有阻止跨种族的通婚,然而对社会等级体系下的族群关系仍留下一定影响。而黑人和印第安人混血儿的社会等级则最低(即加里富纳人)。
相关
- 呼吸窘迫呼吸困难(拉丁语:Dyspnea或Dyspnoea)、呼吸急促或空气饥是患者一种自觉症状,病人一般可自己觉察到呼吸困难,但外界不易观察出来。一般而言重体力劳动等带来的呼吸困难是正常症状,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头孢布烯头孢布烯(英文:Ceftibuten) 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它是一种口服给药药剂,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胶囊或口服悬浮液。它是由Pernix Therapeutics以Cedax的商品名销售。头孢布烯用
- 前庭大腺囊肿前庭大腺囊肿(英语:Bartholin's cyst、巴氏腺囊肿),是一种妇科外阴前庭大腺出现的囊肿疾病,它是由于腺管外口阻塞,使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形成的囊肿。它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
- 嗜睡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种会睡眠过度的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原发性嗜睡症和反复性嗜睡症。两者的症状相同,但发生频率不同。患有嗜睡症的人会反复发生过度日间嗜睡(英语:Excessive
- 介词悬空介词悬空(Preposition stranding,英语有时又作P-stranding)是一种语法上的结构,在其中,带有受词的介词出现在与其支配的受词直接相连的地方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介词“悬”在了
- Toll样受体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反应激活能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
- 环己六酮环己六酮也称为“六酮环己烷”或“三醌”,是一种碳氧化物。这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O6。六酮环己烷可看作是环己烷的六羰基取代物,也可视为一氧化碳的六聚物。环己六酮是乙烯四
- 成骨作用成骨作用指硬骨的生成,过程主要是以软骨为主的结缔组织被骨细胞取代,并引起血管新生,带来钙离子以利硬骨细胞合成骨质。成骨的过程又基于生长的模式分为:软骨内骨化、膜内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