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行动序列

✍ dations ◷ 2025-10-02 07:41:53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序列

哈士奇是英文Husky的谐音,是1943年,盟军登陆西西里岛从而入侵意大利的作战计划的代号。

早在1942年,美、英盟军在北非战场节节胜利的时候,盟军便计划要反攻光复欧洲,但关于登陆地点,双方有很大的分歧。

美国主张,应尽快结束北非战事,以便抽出手来一举渡过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但英国认为横渡海峡的作战是一场无谓的冒险,可能会招致灭顶之灾,倒不如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的"软腹部"进攻。

为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双方议定:首先解决意大利问题,然后再考虑在法国登陆的事。会议之后,哈士奇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便在英国‍伦敦展开,但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进展十分缓慢。后来,计划工作改由艾森豪威尔亲自负责,计划小组迁至阿尔及尔,同时被命名为"141小组"。

领导141小组的是英国军官查尔斯·亨利·盖尔德纳少将。141小组分析了西西里岛的兵要地志,先后拿出了7个方案,但都被盟军指挥部一一否决。1943年4月,141小组再次推出"哈士奇第8号方案"。得到艾森豪威尔、亚瑟·泰德、 安德鲁·康宁汉等盟军将领的赞同。

分析认为:西西里岛地刑复杂,可使用的道路比较少,特别是西西里岛东北部。盟军登陆相对比较容易,但向西西里岛腹地发展进攻将十分困难,大部队难以展开,容易受到敌人的阻击。因此,必须首先攻占西西里岛两个主要港口;即西西里岛西北部的巴勒莫港和东南部的锡腊库扎港。然后凭借这两个港口建立前进基地。

经过数月的反复修改,最终定下来的哈士奇作战计划如下:

英第8集团军任务是在西西里岛东线帕基诺至锡腊库扎地区登陆,占领该地区后,向卡塔尼亚、墨西拿方向发展进攻。

通过哈士奇作战计划,盟军的整体作战意图是:首先夺取西西里岛,打开通向意大利的大门,然后乘势向意大利本土发动进攻,迫使意大利政府投降,肢解轴心国体系。同时积极打击和牵制大批驻意德军,配合盟军其战场的作战。在此基础上,趁机解放整个意大利。

相关

  • 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
  • 视黄醇维生素A(英语:Retinol)又称为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动物形式之一,它是一个二萜和醇的结构,它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维生素A,并且以醇的衍生物视黄酯充当动物中维生素的储存形式。当转换
  •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是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的各种微细结构。根据阿贝理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为~200纳米,也就是说如果所观测物体的尺寸在200纳米附近或小
  • 叁键三键(英语:Triple bond),是有机化学中原子与原子之间被3对价电子连结的共价键的称号。在有机化学中,所有的炔烃化合物都具有三键,同时,也有许多其他例子
  • 科芬-劳里症候群科芬-劳里症候群(Coffin–Lowry syndrome)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肌肉张力低下和关节过于松弛、亦有可能观测到纤细的手指和颜面外观异常,其通常见于重度或极重度智能障碍的男性。
  • 母爱母爱和父爱是母亲、父亲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把儿子和女儿由婴儿期、儿童、青少年,直至成年,供书教学,关怀照顾等。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它为你保驾护航。母爱常被描
  • 寰椎寰椎(Atlas),又称第一颈椎,简称C1,是颈椎的第一节。寰椎以希腊神话中背负地球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的名字命名,因为它支托人类头部的全部头骨。寰椎外形呈环形,无椎体结构,其椎体已经
  • 三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英语:glycerol trioleate或glyceryl trioleate),又称三油酸酯或三油精(英语:Triolein)是一种酯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57H104O6。三油酸甘油酯是一种对称的三酸甘油
  • 718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30年代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前690年代前723年 前722年 前721年 前720年 前719年 | 前718年 | 前717年 前716年 前715年 前7
  • 库特内河库特内河(英语:Kootenay或Kootenai,也被称作Flatbow)是哥伦比亚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加拿大卑诗省的东南部和美国西北部的爱达荷州与蒙大拿州,全长781千米(485英里),起源于加拿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