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限制执法

✍ dations ◷ 2025-07-06 07:34:26 #车速限制执法

为提高司机对车速限制的遵守程度,当局在大多数公共道路上强制执行限速。使用的方法包括由警察在路边测速(如使用雷达枪)和路边科技执法系统,这些系统可能会结合自动车牌识别系统。传统上,警察使用秒表来测量车辆行驶已知距离所需的时间。而近年,雷达枪和车载系统开始被使用。

一项包括全球的研究发现,测速相机令致命及严重伤害事故数量减少了 11% 至 44%。英国交通部估计,测速相机使有人受伤的事故减少了 22%,而在摄像头附近意外重伤或死亡的人数减少了 42% 。英国医学期刊最近报导称,测速相机可以有效减少附近的事故和伤害,并建议更广泛地安装。一项2017 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提出:“在英国道路上再安装 1,000 个摄像头每年可以挽救多达 190 条生命,减少多达 1,130 起碰撞事故并减轻 330 起重伤。”

限速的使用早于机动车的发明和执法。面对汽车的发明,许多国家制定了车速限制法律,并采取了合适的方法去执法。英国的《机车法案》设置了针对车辆的速度限制,并于后来规定了执法方法。 1861 年通过的第一个机车法案将在无人居住的地区的速度限制设为10 英里每小时(16 公里每小时),而在城镇内则为5 英里每小时(8 公里每小时)以及制定了对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

1865 年的《机车法案》出台了更严格的规定,该法案规定城镇内的速度限制为2 英里每小时(3.2 公里每小时),出城的速度限制为4 英里每小时(6.4 公里每小时)。 该法案更要求在车辆前面 60 码需有人举著红旗以作警告。 1878 年再修法,将车辆前方警告者的距离减少到 20 码,并且要求车辆在看到马匹时停车。由于车速不能超过人的行走速度,车速限制实际上是多余的。

到 1895 年,一些早期的轻型蒸汽动力车司机认为这些汽车在法律上归类为无马车辆,因此车前不需要有人作警告。 汽车先驱约翰·亨利·奈特 (John Henry Knight) 以此作测试,但他后来因无照使用机车而被检控。 1896 年的《公路机车法案》取消了 1865 年法案引入的一些限制,特别是将 3 吨以下的“轻型机车”的速度限制提高到 14 英里每小时(23 公里每小时)。 1903 年修法再次将限速提高到 20 英里每小时(32 公里每小时)。

英国一个与汽车有关的调查委员会于 1907 年发布报告,并对在农村地区测速以提高罚款收入而非保护城镇居民生命的做法表示担忧。 在当时的议会辩论中,有人指出“警察不是驻扎在村庄中可能有危险的地方,而是隐藏在开阔道路旁的树篱或沟渠中”,并且 “作为对公众的保护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它们在许多地方仅被用作从路过的旅行者中榨取金钱的一种手段,这让人想起中世纪的强盗”。

1905 年,英国汽车协会成立以帮助驾车者避开执法。 1910 年,首席大法官阿尔弗斯顿勋爵 (Lord Alverston) 对一名汽车协会巡逻员和一名可能超速驾驶的司机提起了一个测试案件(贝茨诉史蒂文斯)中裁定,如果巡逻员向超速驾驶的司机发出减速信号,从而避免测速执法,该人可能犯下1885 年《预防犯罪修正案》中阻差办公的罪行。随后,该协会开发了一个警告系统并一直使用到1960 年代,除非附近有警察测速,巡逻员会向展示协会徽章的汽车司机敬礼,但前提是他们不会因不敬礼而被起诉。

Gatsometer BV, founded in 1958 by rally driver Maurice Gatsonides, produced the 'Gatsometer' which was described as "a revolutionary speed-measuring device". Developed initially for improving his race times, it was later marketed as police speed enforcement tool. Gatsometer claim to have developed the first radar for use with road traffic in 1971, but this claim is undermined by evidence that radar detectors were already for sale in 1967. Gatsometer BV produced the world's first mobile speed traffic camera in 1982.

VASCAR was in use in North Carolina, New York and Indiana by February 1968.

Kevin Richardson proposed the idea of rewarding drivers travelling at or below the posted limit with a cash lottery, funded by the fines on speeding drivers. This was demonstrated in Stockholm, Sweden, in November 2010.

相关

  • 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后来为了避免与万维网混淆而改名为Nexus)是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及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由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开发。
  • 南直隶南直隶是明朝时期,由中央六部直辖的江南、江淮等地共十四府四直隶州的统称。原名“直隶”,永乐迁都之后,因废北平布政司,其所辖州府亦改为中央直辖。为区别两大直辖区,直隶故俗称
  • 紧急开关紧急开关(Call Point Switch)通常被用于紧急出口使用。游览车和公车所有的门窗都是用安全门,这是为了避免在紧急状况时,只要用力的击破门窗就可以逃出去,如果使用一般玻璃,在击破
  •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坐标:39°55′22″N 116°23′07″E / 39.922681°N 116.385332°E / 39.922681; 116.385332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分馆,专门收藏
  • 关桂关桂,本籍福建,清朝武官官员。行伍出身。关桂于1839年(道光19年)奉旨接替叶长春,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中的这阶段,台南以北之台
  • 韩渎韩渎(10世纪-11世纪),北宋官员。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被宰相李迪除授为台官,为殿中侍御史。言官认为按祖宗之法,台官应该由皇帝由内廷直接发出的诏谕任命。数月后,吕夷简复入为宰相
  • 希美关系希美关系指希腊与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希腊美国同属西方文明,在文化上渊源颇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以及冷战时期,两国一直保持盟友关系。在希腊内战时期,美国奉行杜鲁
  • 钦察草原钦察草原(波斯语:دشتقپچاق,Dasht-iQipchāq)是从西北欧亚大陆中部到东欧南部的一个历史名称,得名于11世纪和13世纪在该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钦察人。该范围结合了东欧大草
  • 奥米利奥·梅迪西奥米利奥·梅迪西(Emílio Garrastazu Médici,1905年12月4日-1985年10月9日),巴西陆军(英语:Brazilian Army)上将及政治人物。于1969年至1974年期间担任巴西总统。梅迪西统领军事政府期间虽实施威权统治,扼制言论及出版自由,但在任内却令巴西每年经济增长达百分之十,多项基建工程亦在他任内开始施工。
  • 比迪亚·德维·班达里比迪亚·德维·班达里(尼泊尔语:विद्या देवी भण्डारी;1961年6月19日-),是一位尼泊尔的女性政治人物,她是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的副主席,前国防部长,2015年10月28日被议会选为总统,是该国第二任总统和首任女总统,也是世界首位共产党女总统。其丈夫马丹·库马尔·班达里亦是尼泊尔重要政治人物,于1993年因车祸逝世,去世前为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总书记。班达里于1978年开始参政。班达里曾多次当选议员,担任过尼政府环境和人口部长、国防部长及尼共(联合马列)副主席。尼泊尔的新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