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备舰队
✍ dations ◷ 2025-10-01 19:56:27 #常备舰队
常备舰队、旧日本海军部队之一。1889年由“常备小舰队”改编而成的舰队。1903年分割成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日本海军史上最早的“舰队”编成为1870年8月24日(明治3年7月28日,普法战争时编成的“小舰队”。予定派遣至横滨港、兵库港、长崎港、箱馆港4港,但实际只配备于横滨港。为有效运用各藩向兵部省献纳的军舰,1871年6月25日(明治4年5月8日)编成2个“小舰队”,指挥官为真木长义(日语:真木長義)、伊东祐麿(日语:伊東祐麿)两中佐,成为日本海军舰队的源头。法令中最初的“舰队”用语出于“兵部省职员令”(明治4年7月),海军提督府(镇守府前身)项有“大中小舰队”之规定。同年12月10日(10月28日 (旧暦))制定“海军规则”,第1条“舰队者,军舰十二只为大舰队,八只为中舰队,四只为小舰队”。1872年4月5日(明治5年2月28日)兵部省废止,陆海军分割而设置海军省(太政官布告第62号)。两个小舰队于同年6月23日(5月18日)编成“中舰队”,指挥官为伊东祐麿大佐。此中舰队于1875年10月25日解散,舰队同月28日分属东部指挥官(伊东祐麿少将)和西部指挥官(中牟田仓之助(日语:中牟田倉之助)少将)。依据同日的海军省号外,日本海域以潮岬(日语:潮岬)和能登岬的连结线为边界画分为二,东侧为“东部”(主要基地:横滨),西侧为“西部”(主要基地:长崎)。1876年8月31日、设置东海、西海镇守府(太政官第83号达),东西部指挥官下的舰船由两镇守府所管,直至1882年日本海军不存在舰队。1882年10月12日、“扶桑”以下11只军舰编成“中舰队”(司令官仁礼景范(日语:仁礼景範)少将)(海军省丙第84号达),此后日本海军有“常备舰队”编制。1885年12月28日,“扶桑”以下8只军舰组成首个有名称的舰队“常备小舰队”(司令官相浦纪道(日语:相浦紀道)少将)编成(海军省丙第82号达),旧“中舰队”解散。1889年7月24日,日本海军初首次制定舰队相关的单独法令“舰队条例”(敕令第100号),舰队为3只以上的军舰编成。同月29日,“常备小舰队”改编成“常备舰队”(司令长官井上良馨少将)。1894年,受日清关系恶化的影响,同年6月19日“舰队条例”全部修订(敕令第71号),舰队名称由敕令制定,可附属水雷艇及运送船,参谋阵之充实,可往巡航区域外派遣舰船等新规定。同年7月13日,“葛城”以下9只旧式舰和小型舰编成“警备舰队”,同月19日改称“西海舰队”。同日、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编成“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由常备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中将兼任,幕僚皆由常备舰队幕僚兼任。日清战争终结,1895年11月15日,西海舰队解队。翌日,联合舰队编制解除。1897年10月14日,舰队条例改正(敕令第356号),舰队由2只以上军舰编成,可附属水雷艇队・水雷敷设队・运送船等,幕僚中增加主计长。1903年3月10日,第4回海军大演习时,临时第1舰队、第2舰队编成。演习终了后之4月10日,于神户冲举行观舰式。同年12月28日、常备舰队解队,分割成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最后的司令长官为东乡平八郎。1889年7月29日、新编时的编制1894年7月19日、连合舰队时的编制1896年3月31日、日清战争后的编制1902年4月22日、特别检阅后的编制
相关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
- 生物分子生物分子(Biomolecule)是自然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分子的总称,包括大分子例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核酸,以及小分子例如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和天然产物。这类材料的更通用的名称
- 基尔大学基尔大学,全名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基尔大学(CAU),坐落于波罗的海畔的基尔市,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唯一的一所综合大学。该校始建于公元1665年,历史悠久。目前在校学生约
- CAS编号CAS编号(CAS Registry Number,或称CAS Number,CAS Rn,CAS #),又称CAS登录号或CAS登记号码,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
- 电气熔渣焊电渣焊是指利用电流通过液体熔渣所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一种方法。电渣焊非常适合用于在垂直位置(立焊)或接近垂直位置焊接各种大厚度(25~300毫米)工件,其生产率高,其热效率高达8
- 正十二面体烷正十二面体烷(Dodecahedrane),也称十二面烷、正十二面烷,是一个正十二面体形状的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20H20,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它的合成首先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Leo Paquette于198
- 疏水效应疏水效应(英语:Hydrophobic effect)又称疏水性效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一种性质,会使这些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自我聚集(self-associate)的特性。例如油在水中会呈现与水分离的现象。此
- 硅镁层硅镁层是地球化学中指富含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地壳。硅镁层出露到地表的代表是玄武岩。大洋地壳主要是硅镁层。岩石学研究表明,相比硅铝层,硅镁层密度更大(2800 到 3300 kg/m3
- 塔斯曼海塔斯曼海(英语:Tasman Sea)是澳大利亚与纽西兰之间的一个海洋,宽约2000公里,是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塔斯曼海是以第一个发现纽西兰和塔斯曼尼亚的欧洲人荷兰探险家亚伯·塔斯曼的名
- 太平广记《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等人编著的大型类书,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灵异小说总集,凡五百卷。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