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之虎

✍ dations ◷ 2025-10-10 02:54:15 #波罗的海国家,发展经济学,欧洲经济

波罗的之虎(英语:Baltic Tiger)是一个术语,用来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任何一国,自2000年以后开始了经济繁荣时期,一直持续到2006-2007年。这个词仿照亚洲四小龙和凯尔特之虎,分别用来形容亚洲和爱尔兰部分地区的经济繁荣时期。

2000年后,波罗的之虎实现了重要的经济改革和自由化,加上他们的低工资和熟练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令到经济增长。从2000年至2007年,波罗的之虎各国在欧洲的增长率最高,例如2006年,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有11.2%增长,拉脱维亚有11.9%及立陶宛有7.5%增长。所有三个国家在2006年2月的失业率低于欧盟的平均值。此外,爱沙尼亚是世界上十大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划分为高收入经济体。这三个国家于2004年5月加入了欧盟。2011年1月,爱沙尼亚正式使用欧元为货币,拉脱维亚于2014年1月开始引入欧元,而立陶宛已于2015年1月进入欧元区。

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引发了波罗的海房地产市场崩溃,造成了欧洲一些最严重的衰退。 2008年,拉脱维亚的国内生产总值萎缩了-4.6%,以及爱沙尼亚-3.6%,而立陶宛则放缓至3.0%。随着危机在整个东欧和中欧的经济加剧逆转: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2%,拉脱维亚下降了-19.6%及立陶宛则下降-16.8%。2009年中期,这三个国家经历了史上最深的经济衰退之一。

2010年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状况渐催稳定。于2011年波罗的海国家在欧盟中经历了最快的经济恢复,但失去了大部分移民人口,尤其是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于2011年增长了8.3%,立陶宛增长6.1%,及拉脱维亚增长了5%。

根据相对购买力指标,以国际元计算。括号内的数字显示各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欧元区平均的百分比。

相关

  • 丧葬古希腊的丧葬仪式是以古希腊人的生死观为基础的。古希腊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但也不惧怕死亡。他们认为死亡只不过是肉体的消亡,人的灵魂永远不灭。生与死,仅是居住地的转换
  • 激光捕捉光镊、光学镊子或光钳(英文:optical tweezers)是一种通过高度聚焦激光束产生力(量级通常为皮牛顿级)移动微小透明物体的装置。其中把持物体的区域也称为光阱 (optical trap),相应
  • Ersub2/subOsub3/sub氧化铒,化学式为Er2O3。粉红色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硫酸铒或硝酸铒溶液与氢氧化物溶液作用沉淀出氢氧化铒或其碱性盐,经分离、灼烧制得氧化铒。用作核反应堆的控制材料、钇铁
  • 彭平安彭平安(1960年11月15日-),浙江天台人,有机地球化学家。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1年取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
  • 霍林河霍林河(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
  • 1-戊炔1-戊炔是一种末端炔烃,是2-戊炔的同分异构体。通常状态下为无色易燃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用于有机合成中。
  • 鹿野忠雄鹿野忠雄(1906年10月24日-1945年?),日本博物学家、探险家、昆虫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暨民俗学家,生于东京,曾于台湾求学并进行长期的学术研究。鹿野忠雄是日殖时期后期,居台日籍人士当
  • 卵鸟蛤属见内文卵鸟蛤属(学名: )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鸟蛤目的一个属。《中国动物志》认为本属是鸟蛤亚科的成员,但WoRMS不认同。本属由Marwick于1944基于四个在新西兰采集的鸟蛤科化石物
  • L理论在数学中,代数L理论(L-theory)是K理论的二次型,而“L”的命名缘由即意味着它来自于“K理论”(L是K后面的一个字母)。L理论一个较为人所知的称呼是“厄米K理论”,它在割补理论(sur
  • 约翰·费里埃约翰·亨利·埃莉萨·费里埃(荷兰语:Johan Henri Eliza Ferrier,1910年5月12日-2010年1月4日),简称约翰·费里埃(荷兰语:Johan Ferrier),是一名苏里南政治人物,曾任苏里南末任总督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