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忠雄

✍ dations ◷ 2025-10-07 20:50:31 #1906年出生,卒年不详,日本下落不明者,台湾日治时期动物学家,台湾日治时期人类学家,日本地质学家,日本动物学家,日本人类学家,日本地理学家,东京大学校友,台湾

鹿野忠雄(1906年10月24日-1945年?),日本博物学家、探险家、昆虫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暨民俗学家,生于东京,曾于台湾求学并进行长期的学术研究。

鹿野忠雄是日殖时期后期,居台日籍人士当中相当著名的博物学及人文学者,主攻地理、昆虫、植物、台湾原住民、地质与地形,研究学术范围相当综博。1944年之前,他共发表153篇论文及两本集结著作,绝大部分是台湾相关研究。这里面,尤其是与台湾原住民与末次冰期方面的相关论文与著作,最为特殊与贡献显著。

二战末期,鹿野被日本军方征召前往印尼北婆罗洲从事民族调查,不久即宣告失踪。而因为他的学术热诚与不凡成果,日本境内有学者认为,如果他能于战火下幸存,战后必成为日本国内之学界领袖。也因此,在山崎柄根所著的《鹿野忠雄—台湾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中,称他为“忘记回来的博物学者”。

1906年生于东京的鹿野忠雄,从小热爱昆虫研究。1922年,尚于中学就学;十六岁的他于日本学术刊物《昆虫世界》发表第一篇学术性论文,研究标的物正是蝴蝶。在此论文中,他将利用从小收集的日本本地蝴蝶,依照纲目科种分门别类的研析,提及的蝴蝶种类高达65种。

此篇论文一发表,就深受日本当地学界的赞赏,其中,日本昆虫学者横山桐郎还主动联系,希望能认识这位“少年昆虫学者”。之后,鹿野于课外前往横山博士研究处所课外学习,并在哪里深研昆虫分类学及相关外语能力。

因为横山桐郎曾至台湾做学术研究,对其台湾多种族与多变化生态有其高度评价,鹿野忠雄受其感染影响,于是产生前往台湾研究的动机。而会兴起远走台湾的选择,另一个原因,则因为濡慕无政府主义的鹿野忠雄,对于日本境内;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宣布戒严与右翼军国势力突然抬头感到不安。

1925年,中学毕业后于亚洲北方库页岛研究的鹿野忠雄选择并考上了初创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1945年战后改制为台湾省立台北高级中学,已于1952年废校;原址即为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就读。同年春天,前往台北就读高中的鹿野忠雄,昆虫研究计划并未停止。在就学之余空闲时间,他仍继续于台湾北部:如乌来,草山等山区探索考察,而主要内容也着重于他早先钟情的昆虫研究。1926年,常常翘课的鹿野,仍把精力放在山地的昆虫采集,并开始对台湾原住民产生兴趣。而其研究处所,包括台湾中部的南投布农族、邹族势力范围。1927年,无视学业进度严重落后的鹿野继续于台湾山林研究,并在8月前往红头屿(今兰屿)并对其岛屿地理与达悟族有深入的研析,而他也是少数于1920年代末期前往红头屿的日人或学者。翌年,他还将这期间,对于红头屿达悟族大型渔舟之调查报告刊登于日本本地著名民族学专门杂志-《民族杂志》,显示以理科生物学专长的鹿野,在高中这阶段,已将部分研究重心跨足到人文科学的民族学。

1928年,鹿野因为上课时数不足,期末考试未参加等理由,遭台北高等学校校方的留级处分,不过他仍于此年前往攀登卓社大山、能高山、奇莱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合欢山群峰、毕禄山,这阶段,他则开始对台湾地理、地质或地形产生高度兴趣。1929年,留校察看期间,上课日数还是没达到校方标准的他,则因自学英文与希腊文与多篇论文发表成果,加上三泽纠校长作保,以致能够如期毕业。同年,并顺利考上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理科,而返回日本东京就读高等教育的鹿野忠雄,也顺遂的于1933年毕业于该校。

大学毕业后,应台湾总督府之邀,担任该政府机构的文化研究相关部门之雇员。虽然所赋予的任务,为从事台湾原住民及南方民族之研究,不过,仍于理科的生物学和台湾地理有所研究与发表。其中,又以台湾高山的“末次冰期”或冰蚀地形相关论文,最具代表。

1934年,于台湾总督府文化部门担任雇员,以1931年三度登上台湾次高山(即雪山)主峰顶经验及1932年发表的台湾高山冰河之文章为基础,发表了台湾雪山和南湖大山的末期冰河时期地形与冰蚀高山山地的研究论文。此篇与台湾冰河遗迹相关的论文一发表,马上引起日本学术界极大震撼。1941年,以论文《次高山汇に于ける动物地理学的研究》(雪山动物地理学研究),获得京都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这些论文重点,在于以亲身体验与所得写真,证明了台湾雪山山脉具有许多冰蚀地形的特征:如圈谷和冰斗及涟痕(ripple mark)。由此,不但证实了1929年早坂一郎的台湾高山曾发生冰河的推论,更让他成为台湾冰河地形第一位发现者。也因为这连串发现与论文发表,本来研究领域为动物学或民族学,不但跻身为日本地形界的重要学者,而更带动日本境内研究雪山、南湖大山,甚至新高山等台湾山脉的热潮。直至今日,台湾学术界进行高山地形研究,仍大多引用他的论点。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于台湾的研究被迫中止。翌年,他被台湾军军方指派前往菲律宾,担任战争所需的民族学研究与菲律宾的战地文化财产管理。期间还营救了德裔美籍教授亨利·奥特雷·贝雅(英语:H. Otley Beyer)(Henry Otley Beyer)并发现菲律宾巴丹岛族民与达悟族民,在语言与文化的相近。

1943年,执行任务完毕返回日本东京的鹿野,利用从贝雅教授学来的新归纳与思考模式,开始于东京的“常民文化研究所”,继续编写《台湾原住民族图谱》,并在历史民族学刊上,频繁介绍了日治时期以来,考古遗址的调查情形,如圆山遗址、台湾东海岸的巨石文化、垦丁石棺遗址、苏澳新城石棺遗址、埔里乌牛栏石棺遗址等等。而这些研究与调查受到东京大轰炸与太平洋战争战事日渐激烈的影响,不得不于1944年中断。

1944年6月,鹿野以日本陆军雇员身份赴印尼北婆罗洲从事民族调查,不久便于硝烟弥漫的南洋战场失踪,一说是遭到日本宪兵杀害。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南洋返乡的被遣日军阵中,也未见鹿野忠雄身影。而因为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奉献,有不少学者认为,如果他不失踪,必定成为日本战后的人文学界领袖。也因此,部分日人学者都称他为“忘记回来的博物学者”(A Naturalist Who Forgot to Return)。

(不收入期刊论文)

相关

  • 海外属地属地(英语:Dependent Territory或Dependent Area或Dependency)是附属于主权国家之下,但拥有部分独立管治权力的地区。虽然没有完整主权,但是其政治地位异于管治国主体的其他领土,
  • 克利珀顿岛克利珀顿岛(法语:Île de Clipperton or Île de la Passion;西班牙语: Isla de la Pasión ;英语:Clipperton Island)是一座位于东北太平洋的荒岛,为法国的海外领土。克利珀顿岛位
  • 波旁宫波旁宫(法语:Palais Bourbon)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对岸为协和广场,是法国国民议会(下议院)的所在。这座宫殿最初是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而建,由意大利建筑师Lorenzo Giar
  • 莱茵兰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有人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
  • 法国共和历法国共和历(法语:calendrier républicain“共和历”)或称法国大革命历法(calendrier révolutionnaire français),中文简称法国历,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革命历法,在法国大革命
  • 实证学派犯罪学(英语:Criminology)是一门社会科学,主题是寻找犯罪行为的现象与规律,寻找犯罪发生的原因,借此寻找方法以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这项于今日已被更精致地分科为刑事政策,而
  • 公明街道公明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原属宝安区。现辖区总面积23.6平方公里,下辖公明、李松蓢、上村、下村、西田等5个社区。2011年总人口9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
  • 那空是贪玛叻那空是贪玛叻(泰语:นครศรีธรรมราช)也称洛坤,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是那空是贪玛叻府的首府。也可能是中国古籍上记载的“登流眉国(亦称单马令,Tambralinga)”所在地。
  • 前1世纪公元前100年1月1日至前1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世纪。
  • 四氰基乙烯四氰基乙烯(缩写:TC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N4。它是一种重要的多腈(英语:cyanocarbon)。TCNE可由丙二腈在溴化钾存在下的溴化反应制得。反应生成KBr配合物,被铜脱溴。TCNE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