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佛教)

✍ dations ◷ 2025-07-15 01:04:42 #善 (佛教)

善(梵语:कुशल,kuśala,巴利语:kusala),又译善巧、福、利、贤、方便等,佛教术语,意为好的、善的、增长、改善、有利益的,用来形容能带来利益、好处的事物或行为。大众部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善、恶两种特性,而说一切有部将一切事物分为善、恶与无记三种特性,其中,善被称为白法、白净法、清净法等,指能带来正面结果的特性。阿毘达磨中,将善定义为一切能能善心所相应的行为、思想。

在梵文中,善(kuśala)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义是顺益、增益、改善等,其意义不单只是指好的(good),而是有巧妙的(skilful)意思在,善巧(kauśalya)这个字也是来自这个字根。抽象化之后形成名词kosalla,因为善巧需要智慧,这个名词也被当成是智慧的同义词。

善的反义字为不善(akusala),或是恶(papāka),在佛教中,善是指顺着正确道理、随顺正法的事物,而恶是指违反正确道理的。《俱舍论》以能否带来安稳的业,能否得涅槃,能否停息苦,作为善与不善的区别。《成唯识论》以能否为现世及来世带来好处,来区分善与不善。

《瑜伽师地论》卷三有云:谓诸善法,或立一种。由无罪义故。或立二种。谓生得善及方便善。或立三种。谓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或立四种。谓顺福分善、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善,及无漏善。或立五种。谓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爱果善、离系果善。或立六种。谓善色、受、想、行、识,及择灭。或立七种。谓念住所摄善、正勤所摄善、神足所摄善、根所摄善、力所摄善、觉支所摄善、道支所摄善。或立八种。谓起迎、合掌、问讯、礼敬业所摄善,赞彼妙说、称扬实德所摄善,供承病者所摄善,敬事师长所摄善,随喜所摄善,劝请所摄善,回向所摄善,修无量所摄善。或立九种。谓方便、无间、解脱、胜进道所摄善,及软、中、上、世、出世道所摄善。或立十种。谓有依善、无依善、闻所生善、思所生善、律仪所摄善、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善、根本眷属所摄善、声闻乘所摄善、独觉乘所摄善、大乘所摄善。又立十种。谓欲界系善;初、二、三、四静虑系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系善;无漏所摄善。又有十种。谓十善业道。又有十种。谓无学正见,乃至正解脱、正智。又有十种。谓能感八福生,及转轮王善,及趣不动善。

如是等类,诸善差别。

略说善有二种义。谓取爱果义,善了知事及彼果义。

相关

  • 脓疡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格迪米纳斯·维丘斯格迪米纳斯·维丘斯(立陶宛语:Gediminas Vičius;1985年7月5日-)是一位立陶宛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现在效力于哈萨克斯坦足球超级联赛球队 FC Zhetysu。他也代表立
  • 吴奇隆音乐作品1. 一人どこかで2. 君に出会う道3. マイ・サマー・ドリーム4. ハートブレイク・イン・ザ・ナイト5. アイ・キャント・スリープ・アローン6. 今日をさまよって7. プラットホ
  • 阳惠元阳惠元(?-784年),平州(河北卢龙)人,唐代宗时期河北名将,后转入神策军。阳惠元原在平卢节度使刘正臣部下为将,至德二年(757年),他与田神功、李忠臣等平卢军将领相继从雍奴(今天津武清东北)乘
  • 洪州窑坐标:28°16′06″N 115°47′34″E / 28.26833°N 115.79278°E / 28.26833; 115.79278洪州窑位于今江西省丰城市(隋唐时属洪州),始烧于东汉晚期,盛于两晋至中唐,终于唐末,是唐代
  • 龚泰源龚泰源(1982年10月1日-),出生于台湾台南市,为划船运动员。
  • 保罗·鲁斯特保罗·鲁斯特(Paul Robert Rust,1981年4月12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喜剧表演者、作家和音乐家。鲁斯特出生于爱荷华州勒马斯市,是珍妮(Jeanne)和鲍伯·鲁斯特的儿子。鲁斯特从小接受
  • 东京国际大学东京国际大学(とうきょうこくさいだいがく,Tokyo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是于1965年设立的日本私立大学,大学简称为“TIU”。东京国际大学起初只开设有商学院的商学科。如今,
  • 明朝内阁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帝师),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
  • 196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 – 朴正熙得票较多朴正熙民主共和党朴正熙民主共和党196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又称第6届大韩民国总统选举于1967年5月3日进行。选举结果,民主共和党朴正熙击败其他候选人当选韩国总统。 政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