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明初御史)

✍ dations ◷ 2025-10-10 23:11:19 #14世纪出生,1380年逝世,明朝广德府知府,明朝枢密院都事,明朝佥事,明朝按察使,明朝兵部尚书,明朝松江府知府,明朝同知,明朝苏州府知府,明朝中书省参知政事,

陈宁(14世纪-1380年),初名陈亮,洪武赐名陈宁,茶陵县人,明朝初年官员,因胡惟庸案被诛杀。

元朝末年,其为镇江小吏,后跟随朱元璋大军至金陵,担任一名将军的幕僚。朱元璋看到其起草的檄文写得非常好,就考他,要他写檄文,文章雄壮,于是朱元璋任命陈宁为行省掾吏。当时陈宁奉命到淮安征兵,到高邮时被张士诚部队俘虏,陈宁不屈,后被放还,升任广德知府,其代民请求减免赋税,没有批准。于是其自己上奏朱元璋道:“民间饥荒如此,还征税不已,这是要把百姓驱赶到张士诚那里去。”朱元璋于是答应他的要求。后任枢密院都事、提刑按察司佥事、浙东按察使、中书参议,当时有人说其过错,朱元璋亲自审问,后招认,并在应天监狱中监禁一年。当时朱元璋惜才,于是免除其罪过,任命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1368年),召拜司农卿,后担任首任兵部尚书。次年,出任松江知府,单安仁接任兵部尚书。同年九月,改任山西行省参政、临洮府同知。同年十月,改任中书省左参政,管理礼部、户部、吏部。赐名宁。

洪武三年(1370年),因连坐而任苏州知府。后改任浙江行省参政,未赴任前由胡惟庸推荐,召为御史中丞,后兼任国子监事,升任右御史大夫、左御史大夫。

陈宁在苏州时征收赋税非常苛刻,经常用烙铁烧人,迫人给钱,当时官吏百姓都深受其苦,称其为“陈烙铁”。到金陵任职时,更加苛刻,朱元璋经常指责陈宁,陈宁仍不悔改。其子陈孟麟亦数次劝诫,陈宁大怒,竟然捶打陈孟麟数百下,直到打死。朱元璋听后非常厌恶陈宁,称:“陈宁对其子都如此,那么对君父(我)又会怎样呢?!”陈宁听后非常恐惧,于是与胡惟庸通谋。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为胡惟庸案案发,陈宁伏诛。

相关

  • 国旗美国国旗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还有一个包含了50颗白色小五角星的蓝色长方形。50颗小星代表了美国的50个州,而13条间纹则象征着美国最早建国时的13个殖民地。红
  • 强电解质电解质(英语:electrolyte)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通常指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而固态可导电的物质不算电解质。这包括大多数可溶性盐、酸和碱。
  • 罗伯特·温伯格罗伯特·阿伦·温伯格(英语:Robert Allan Weinberg,1942年11月11日-),美国癌症学家。1969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K·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教授(Daniel
  • 汞撒利汞撒利(英语:Mersalyl)是一种有机汞化合物,属于汞利尿药。该药现较少使用,基本己被其他毒性较小,不含汞的利尿剂取代。汞撒利分子中的汞原子为正二价。汞撒利最早是由同样有利尿作
  • 北马福建话北马福建话,为通行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一种属泉漳片的闽南方言。语言系属与闽南本地、台湾之台湾话为同一分片,并且具有高度相似性。相较南马福建话较偏泉音,北马福建话则偏漳
  • 南人南人,为元朝统治者在其辖境内划分的四等人制之一,泛指长江淮河以南的原南宋王朝统治之下的华南各地汉族和苗壮等西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又称南家歹、囊家歹等。传统说法认为,元朝
  • 刘庆邦刘庆邦(1951年12月-),河南沈丘人,中国当代小说家,以短篇小说出名。作品有《神木》、《红煤》、《闺女儿》、《家长》等。其中改编自《神木》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硫化亚铜硫化亚铜,分子式为Cu2S,在自然界中形成辉铜矿。硫化亚铜有很窄的化学计量变化范围: Cu1.997S至Cu2.000S。Cu2S可由热的铜在硫蒸气或H2S反应制得。铜粉在熔融的硫中快速反应生成
  • MF GHOSTname = 'Transport',description = '交通',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双节
  • 毛尔维巴扎尔县毛尔维巴扎尔县(孟加拉语:মৌলভীবাজার জেলা)是孟加拉国锡尔赫特专区的一个县,位于该国东北部,南界印度。面积2,799.39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1,612,374人。下分六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