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灯杆

✍ dations ◷ 2025-10-07 08:21:14 #成功镇,台东县建筑物,1932年建立,台湾灯塔,台湾日治时期交通建筑

新港灯杆为一座位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成功渔港的小型灯塔,又称为新港灯塔或成功灯塔,该座灯塔最初于日治时期由台湾总督府指示之下所兴建。目前由交通部航港局所管辖。

新港灯杆最初于1932年时,由日本人设计兴建的新港渔港正式竣工后,为了增加渔船进出渔港以及周围海域航行船只的安全,因此于新港渔港的东侧防波堤末端上兴建一座照明灯台。这座灯竿于同年12月25日完工后点灯开始启用,称为“新港灯竿”。并且,总督府方面也由旗下之交通局指派一名人员,西村仪一郎,来担任该灯竿的灯竿长。

新港灯竿的构造形式为红色圆柱形混凝土灯台,灯竿上装设有六等乙炔瓦斯灯一颗,灯高距离防波堤面高9米,距离海平面上高13米。1940年9月20日,新港灯竿因遭逢暴风雨灾害,导致灯竿结构毁损,也使得灯竿暂时无法执行照明任务。直到1941年9月11日,新港灯竿修复完工后,重新点灯启用。1945年9月17日,新港灯竿的灯质更改成闪白光,频率为每4秒闪光1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新港灯竿由台湾省政府后续成立的关税总局海务处来接管,并将其改称为“新港灯杆”。1964年,再将新港灯杆的灯质改为每6秒闪光两次。

1980年间,新港渔港为加强台风季节时,港内泊地的稳静度以及渔船的安全。因此计划延长港口两侧的防波堤。该项改建工程完工后,又在增长后的防波堤末端各增设灯杆1座,而这两座新设的灯杆当时移交给新港区渔会来维护管理。

新设立的两座灯杆定位上属于“标示灯”,并且照明电源均使用太阳能作为来源,结构部分,塔身为八角形钢筋混凝土方柱。其中,位于东侧防波堤的标示灯,塔身为红色,使用红炽灯泡发光,南侧防波堤标示灯塔身则漆成绿色,并使用绿炽灯泡发光。

成功渔港南防坡堤绿标示灯杆

成功渔港东防坡堤红标示灯杆

由于两座标示灯完成后,管理新港灯杆的财政部认为,标示灯的功能上,与新港灯杆功能重叠,因此当时计划将新港灯杆废除以节省经费。然而,因新港灯杆的光程远比两座标示灯还来得长,完工多年来指引附近海域船只航行安全,已成为当地渔民出海作业时,判断渔场位置不可或缺的指引标的。因此当新港灯杆废除的讯息传到成功镇当地的渔民及渔会后,向财政部表达诉求,最终财政部接受诉求而保留新港灯杆至今。

2010年,新港灯杆获得国际灯塔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Aids to Navigation and Lighthouse Authorities)定位升级为国际灯塔。因此,依该协会之规定,同年年底,新港灯杆由原签的红色塔身改漆成白色的塔身,并且定位上也不再是防波堤灯杆。2012年,新港灯杆由原财政部关税总局移交给交通部航港局管理。

相关

  • 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英语:erythropoiesis)是指红细胞的生成过程。缺氧时,会促进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激素可以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最终在造血组织中发育成为成熟的红
  • 乙二醇中毒乙二醇中毒(英语: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是因摄取了乙二醇而中毒。早期症状有中毒(英语:Substance intoxication)、呕吐及腹痛,后期症状有意识水平降低(英语:decreased level of
  • 中央公园中央公园范围:中央公园(Central Park)是纽约市曼哈顿中心的一座大型都会公园,位于上东区和上西区之间,造访人数在美国居首,2013年共吸引4000万人参观。中央公园也是众多电影的取
  • 组成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
  • 总体战总体战(英语:total war)又称全面战争,是指一个国家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摧毁另外一个国家参与战争能力的军事冲突型态。总体战的实践古已有之,但在19世纪中后期才成为一门独立
  • 专城副都统都统是中国古代武官名。十六国前秦始置。清代以后常置,在武职中秩品仅次于驻防将军。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则沿用之。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发兵攻打东晋,置少年都统以统
  • 北极狐(V. lagopus)北极狐(学名:Vulpes lagopus)别名雪狐或白狐,在寒冷的北极冻原地区是常见的小型犬科动物,由于其毛皮是市场上的高档货,因此成了人们竞相猎捕的目标。北极狐额面狭,吻部很尖,耳短而圆
  • 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英语:Tomorrow Comes Today),是一部于2013年上映的电影。由陈敏郎导演,2013台北电影节参展影片。来自台湾的男孩在纽约的中国餐馆作外送工作,他总是随身带
  • 维多·麦克劳伦维多·麦克劳伦(英语:Victor Andrew de Bier Everleigh McLaglen,1886年12月10日-1959年11月7日)英国演员、拳击手,曾获得1935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拥有一颗
  • 扬·维尔纳·丹尼尔森扬·维尔纳·丹尼尔森(Jan Werner Danielsen,1976年4月10日-2006年9月29日),又名扬·维尔纳,是一名挪威籍Pop和摇滚歌手,以其强而有力的声线闻名。1994年,他在透过节目 (NRK)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