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特二号彗星

✍ dations ◷ 2025-10-02 16:29:32 #彗星,已探测彗星,1978年发现的彗星,1978年发现的天体

维尔特二号彗星(官方标记为81P/Wild)是一颗由瑞士天文学家保罗·维尔特于1978年发现的彗星。

据信在它45亿年的生命里,维尔特2号可能曾有更远和圆的轨道。1974年它在距离行星木星1百万公里的位置上飞过,木星强大的引力摄动改变了它的轨道,把它拉向内太阳系。它的轨道周期从43年缩短至6年,其近日点被缩短为1.59个天文单位。

维尔特2号2004年1月2日被飞船星尘号访问,星尘号收集了它彗发中的颗粒样品,并于2006年1月16日返回地球。

星尘号近距离拍摄的总计72张照片显示表面上有很多平坦坑底的洞,这些坑有完整边缘,直径从很小到2公里不等。彗星直径大约5公里。这些特性表明,这些坑洞由天体碰撞或者排出气体而成。星尘号飞过期间发现了至少10个活跃的气孔。

星尘号飞船拍摄的照片

羽状射流的细节

红/绿立体浮雕

星尘号接近图像


彗核 · 彗发 · 彗尾 · 彗翎(反尾) · 彗星尘 · 流星雨

相关

  • 莫尔纳尔威廉·艾斯科·莫纳(英语: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Harry S. Mosher Professor)。2014
  • 史高维尔指标斯科维尔指标(英语:Scoville Scale)是1912年由美国化学家威尔伯·斯科维尔(Wilbur Scoville)所制订的度量辣椒素(Capsaicin)含量的一项指标。他以自己的姓“斯科维尔”(Scoville)作为
  • 假底物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白细胞介素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士官士官,又称军士。一般国家的军队体制里,军人分为军官、士官及士兵三大体系,各有其任务执掌。大部分士官通常由士兵考试或选拔出来 也有经过专业士官军校兵科专属极为专业加上各
  • 桃红色樱桃色,是一种颜色(英文:Cerise),是红色颜色之一,是红带紫的色彩,来自法文樱桃一词,樱桃一词本身来自诺曼底语cherise。也像桃红色一般的粉色
  • 那慕尔圣母大学坐标:37°31′02″N 122°17′04″W / 37.51729°N 122.28443°W / 37.51729; -122.28443那慕尔圣母大学(Notre Dame de Namur University,原称:College of Notre Dame)是位于美
  •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广义上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成果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还可分类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者是总体与局部的存依关系,并且互相关联、约制且互有影响。
  • 洪江市洪江市,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西部的县级市,由怀化市代管。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部,东边与溆浦县、洞口县相邻,南边与绥宁县、会同县相邻,西边与芷江侗族自治县相邻,北边与鹤城
  • 殳部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九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殳部归于四年f划部首。殳部通常从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