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分枝杆菌

✍ dations ◷ 2025-10-08 18:18:17 #海洋分枝杆菌
海洋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超过37℃则较难生存。所以,一旦入侵人体,只会在人体的筋膜蔓延,不会入侵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然而,这并不代表它对人体的危害较轻,因为一旦被海产刺伤而感染了这种细菌,伤口只会不断肿胀,而没有明显痛楚。因此,患者可能因此而轻视问题,使病况拖延,而要经历长时间的治疗周期(可长达6至9星期)。海洋分枝杆菌原名Mycobacterium balnei,是一种非共生细菌,在入侵人体后能引起机会性感染。虽然这种细菌早在1926年就已为J.D. Aronson从一条鱼中分离出来,但却要到1951年,才由Linell及Norden发现这种细菌能使人类受到感染,并引起疾病。而这种非典型的分枝杆菌,过往曾经引致泳客的大规模感染。不过,在游泳池的建造及保养方面经改善后,泳客现时已甚少在泳池感染到这类细菌。不过,这种细菌在海滩仍有发现。海洋分枝杆菌亦可能在水族箱出现,假若饲养的鱼类已受到细菌感染,它们亦会把细菌带到水族箱内。已知第一宗透过水族箱接触而受到海洋分枝杆菌感染的个案发生在1962年。对于水族业者来说,被海洋分枝杆菌感染是他们的职业所要面对的可能意外,但其实更多的个案都是由水族热爱者在家里的水族箱被感染。虽然细菌亦可能透过被鱼鯺刺伤或被鱼咬而感染,大多数感染个案都是在清洁水族箱或为水族箱换水时受感染的。此外,若儿童的沐浴设备之前曾被用作处理鱼缸水,儿童亦可能在洗澡时被间接感染。由于现时大众对由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的关注,使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发现病例。。海洋分枝杆菌所造成的皮肤损害可以单独的,而更经常的是多重的。一般来说,在皮肤上会出现瘤或疹。曾经发现会出现红色板块。这些损害可以是疼痛的或没有痛楚,并且会反复不定。与游泳池有关的损害一般会出现在手肘、膝盖及脚掌上,而与水族箱有关的则会出现在手掌及手指上。阻止海洋分枝杆菌在37℃下的生长是与其感染身体较冷位置(尤其是四肢)的能力有关。损害会在2-4个星期的潜伏期后出现,3-5个星期后会发大至1-2.5厘米直径。虽然大部分的感染很多时都不会痛,但疾病可以发展得很快。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会罕有的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及菌血症。一般现时就海洋分枝杆菌的感染都会被延误,原因是感染的罕有性及未能即时想起与海水接触的经验。一般的误诊包括有真菌及寄生虫的感染、皮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异物反应及皮肤肿瘤。对于海洋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需要高度的怀疑及完整的历史协助。长时间延误诊断可以导致严重及破坏性的感染。在主要的隔离下,海洋分枝杆菌会在30-33℃的培养基中生长7-21日。不像肺结核菌,大部分海洋分枝杆菌的菌株并不会在37℃中生长。菌族呈奶油色,并在阳光下转为黄色。海洋分枝杆菌可以用一般的分枝杆菌确认方法来辨认。它们生长得很快及可以按其需光产色的特征来辨认。海洋分枝杆菌感染可以用抗分枝杆菌的药物来治疗。由于海洋分枝杆菌是一种很普遍导致皮肤感染的细菌,虽然有时种菌的结果不明显,但仍可以从一般的病征来确认。多种DNA的技术可以用来分类分枝杆菌。所有这些研究都显示溃疡分枝杆菌及海洋分枝杆菌有很大的分别。一些海洋分枝杆菌的分离枝会包含跳跃基因IS2404,但是没有菌株会包含IS2606。溃疡分枝杆菌的分离株对两者都呈阳性反应。过往认为IS2404及IS2606是对溃疡分枝杆菌特定的,但最近的研究却证明只有IS2606是正确的。对海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须视乎感染的严重性。使用抗生素对表面的感染能有效用,而对扩大及深入的感染则可以要依靠外科手术。Template:Mycobacteria(英语:Template:Mycobacteria) Template:Gram-positive actinobacteria diseases(英语:Template:Gram-positive actinobacteria diseases) Template:fish disease topics(英语:Template:fish disease topics)

相关

  • 碳水化合物糖类(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广布于自然界。糖类的另一个名称为“碳水化合物”,其由来
  • MKL12KVU, 2KW9·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transcription coactivator activity · actin binding · actin monomer binding ·
  • 常态化遗传漂变,或基因漂变(genetic drift),是指种群中基因库在代际发生随机改变的一种现象。由于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与繁殖都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繁殖过程可看做一种抽样,子代携带的等位
  • Pan黑猩猩属(Pan) 是灵长目人科人亚科人族之下的一个生物分类,包括两个物种:黑猩猩属生物与人属生物之间只有 1% 至 2% 的基因差异,部分生物学家因此主张把两个属的生物归入同一属
  • 英式英文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简写:BrE、BE、en-GB),又称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人的英语口音及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所有英国人认同英
  • 热微菌热微菌门(Thermomicrobia)是一类绿非硫细菌。正如名字所说,是一类嗜热菌。一些学者认为热微菌不构成单独的一个门,而应该并入另一类绿非硫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
  • 米兰公国米兰公国是1395年至1797年间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国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分权实体,公国先后由数个王朝统治,多数是意大利以外的势力。虽然公国的领土多
  • 翼龙目见翼龙目的分类翼龙目(学名:Pterosauria),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蜥蜴”,是一个飞行爬行动物的演化支。翼龙类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约2亿1,6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翼龙类
  • 毛竹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别名:孟宗竹、江南竹、猫头竹、貌儿竹、貌头竹、茅茹竹、龟甲竹),原产于中国南方,是属于禾本科竹子的一种。毛竹主要生长于中国南方与台湾的鹿谷、
  • 茄碱茄碱(Solanine),又称龙葵碱、龙葵素、茄苷,是茄科(茄科)物种中被发现的一种糖苷生物碱毒素,例如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