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保罗·帕索利尼

✍ dations ◷ 2025-07-05 18:43:32 #皮埃尔·保罗·帕索利尼

皮耶尔·保罗·帕索利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作家、诗人、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导演。他的父亲是一名支持意大利法西斯党政府的意大利皇家陆军军官,母亲是当时意大利首相兼法西斯党领袖墨索里尼的反对者,而他自己则一直坚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

帕索利尼曾参加意大利共产党,1949年因被控告在公共场所猥亵罪被意共开除党籍。年轻时就读意大利波隆纳大学文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后任教于罗马一所贫民窟中学,接触到社会最阴暗的一面,这对他的人生观以及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反映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也曾创作剧本,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就是特意请他写的。

1950年代末帕索利尼写了诗集《葛兰西之烬》以及小说《暴力人生》。之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电影事业上,先后拍摄了如《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爱与愤怒》、《十日谈》等电影。在充满争议的电影《淫荡学校》公映前不久,他被发现在罗马被人殴打致死,该电影也因充满性暴力被长期在各国列为禁片。

1975年11月1日,帕索利尼在罗马郊区海滨被一个男妓用棍棒击杀。这位毁誉参半的大师逝世震动了欧洲文艺界:教士们在他尸骨末寒时便开始驱除他的“邪恶魂灵”,而他的朋友、学生和崇拜者们(其中包括萨特、贝尔托鲁奇和罗兰·巴特)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尊奉他为“圣—皮耶尔·保罗”。

他的死留下诸多疑点,有人猜测这是有计划的政治暗杀,有人哀叹这是艺术界和电影界的损失。帕索利尼曾希望自己的尸体上混合着白色的精液与殷红的鲜血,竟然一语成谶。而此时,距离《淫荡学校》杀青仅仅数周,那部渗透着彻骨绝望的冰冷影片,似乎是他给世界留下的黑色遗嘱,这巧合中传递的死亡讯息令人毛骨悚然。

帕索利尼的第一部独立作品是《乞丐》,第二部为《罗马妈妈》;他拍摄的影片《软奶酪》只放映了一次即被永远禁映,因电影文学作品内容不良被起诉三十余次。帕索利尼一生是矛盾的集中点,他景仰神圣信奉上帝,但是14岁就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一生与教会对抗;曾在《软奶酪》一片中对耶稣进行嘲讽而因“渎神罪”被监禁,又因《马太福音》一片获天主教大奖;以无产阶级左派自居却于6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支持警察反对学生革命;批评享乐主义却在影片里表现色情····在当时的意大利有很多极度敌视他的人,也有很多的崇拜者,其中包括像萨特,贝尔托鲁奇,罗兰·巴特等人。

帕索利尼的目光始终是放在那些社会最阴暗的一面的,他电影里表达的是对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关注和同情以及他对人性丑恶的无情鞭挞,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只有无穷的黑暗及无尽的绝望。他后期的作品,比如”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谈〉),虽然采用了荒谬诙谐的手法,但是在黑色幽默的背后透露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绝望,“更近似于一种大众神话般的狂欢”。坦诚的说,帕索利尼终其一生始终是一个合格而且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虽然他的出身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他对自己的出身一直耿耿于怀:“我同莫拉唯亚和贝尔特鲁奇一样,是小资产阶级。也就是说,狗屎而已。”

帕索利尼的电影对性爱的展示非常直接,甚至能在他的电影里看到男性生殖器的全镜头特写。在帕索利尼看来,性爱是一种对不满现实的抗争,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反抗手段,正如王小波在其作品里以荒谬的性爱对抗整个社会的滑稽一般。"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

1975年,帕索利尼完成了他电影作品中最惊世骇俗的一部作品《萨罗》,同时也是他人生的绝唱。情节改编自法国色情作家萨德侯爵的小说,采用但丁神曲式的叙事结构,直面人性中最阴暗绝望也是最为人所讳言的一面。影片充满暴力色情,强奸,虐待,一上映就震惊了整个影坛,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被被列为禁片,有人称其为:“一部不可不看,却不可再看的电影。”

帕索利尼一生是对人性的怀疑中,和对信仰的坚定。他渴望激情,同时充满绝望;他鼓吹革命,同时摈弃一切真理;他推崇弗洛伊德,同时信仰马克思。他就这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竖立信念,然后又亲自否定它,在人性的边缘不停呐喊和超越。

相关

  • 绥靖主义绥靖主义(汉语拼音:suíjìng;注音符号:ㄙㄨㄟ ㄐㄧㄥˋ;英语:Appeasement,“慰抚”之意。),以绥(安抚)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称为姑息主义。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
  • 东京夜未眠《东京夜未眠》系列(东京ナイトアウト) (Tokyo Nightout)是日本小说家川原つばさ的系列作品。分为《东京夜未眠》四册、《东京夜未眠番外篇》两册、《东京夜未眠番外篇~吻我宝
  • 刘英 (1924年)刘英(1924年1月-2005年2月26日),男,直隶(今河北)献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河北省建设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篇短篇小说,1948年1月31日发表于《纽约客》杂志。它收入了1949年出版的《纽约客短篇小说55
  • 施望欠施望欠是唐代六诏之一的施浪诏王,住在矣苴和城。他后来与咩罗皮合攻南诏,不胜,更被南诏进兵威胁,施望欠与族人逃到永昌(今云南保山),把女儿献上南诏王乞和。
  • 朗缪尔 (期刊)《朗缪尔》(英语:)是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之一, 创刊于1985年,其名来源于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的姓氏。主要发表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领域的论文。2014年影响因子4.4
  • 美冠小苏铁美冠小苏铁(学名:)是古巴西部特有的一种泽米铁科植物。美冠小苏铁高达10米,树干直立,直径长30-60厘米。叶子呈深绿色,长0.6-1.2米。它们的叶子在末端好像是被切断了的,这是因在中间
  • 云南水库列表截止至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共有大型水库8座,按库容量依次为阳宗海、毛家村水库、云龙水库、柴石滩水库、渔洞水库、松花坝水库、清水海水库、独木水库。根据中华人民
  • 宁静之机《宁静之机》(英语:)是美国医务剧《实习医生格蕾》第6季的第7集,也是整部剧集的第109集,由钱德拉·威尔森(Chandra Wilson)执导,彼得·诺沃克(Peter Nowalk)编剧,2009年10月29日通过美国广播公司在美国首播。《实习医生格蕾》的故事主要围绕西雅图的一家虚构医院及院中医生展开。德里克·谢柏德(帕特里克·丹普西饰)在本集里不顾外科主任医师理查德·韦伯反对,为一例其他大夫认为“无法手术”的肿瘤病患实施手术。《宁静之机》的剧情主要围绕丹普西的角色展开。凯瑟琳·海格尔因参与摄制201
  • 智周智周(668年~723年),江苏泗州人,唐朝佛教法相宗高僧。其19岁受具足戒,师承慧沼,钻研法相。后住濮阳报城寺。唐武后长安三年(703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入唐学习法相宗要义,为其门下。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日僧玄昉进入中国,并拜于其门下,智周亲受法相教义。其著作有《成唯识论演秘》、《梵网菩萨戒本疏》、《法华经玄赞摄释》、《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因明入正理论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