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

✍ dations ◷ 2025-07-03 10:15:30 #美国小说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篇短篇小说,1948年1月31日发表于《纽约客》杂志。它收入了1949年出版的《纽约客短篇小说55篇》选集,以及塞林格1953年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格拉斯家族的成员在此篇小说中首次亮相,文中西摩·格拉斯和他的妻子正于佛罗里达度假。

小说最初的标题是"A Fine Day for Bananafish",在塞林格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纽约客》只发表了塞林格的一部小说,《香蕉鱼》由于“品质非凡”而获准直接发表,并使塞林格后来的小说获得了该杂志的优先选择权。小说发表后立即获得了好评,为塞林格写传记的保尔·亚历山大称“这篇小说将永久的改变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西摩在海滩度假的一天,他的妻子穆里尔则待在旅馆房间,与母亲通电话,谈论着自己的衣服和西摩的行为。她问母亲西摩送她的一位德国诗人的诗集放在哪儿,但那本书她从没读过。西摩总是为小事而烦恼,比如别人盯着他的脚看、在海滩上穿着浴袍以免别人看到他身上那并不存在的文身。在海水中,西摩对小女孩西比尔讲了香蕉鱼的故事。他说,这种鱼“样子很普通”,可它们一游进洞里,便会吃很多香蕉,再也游不出去,最后由于香蕉热这种可怕的病而死去。后来他回到旅馆房间,穆里尔已经睡着了。他从行李箱中拿出枪,坐在妻子旁边的床上,对准自己的右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这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很突出,像作者其他作品一样,含有一种可怕的幽默感。一些评论家注意到其中象征主义的使用。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塞林格用对话的形式写出了穆里尔和她母亲的肤浅。第二部分的开头写西比尔·卡彭特,一个穿着一套两件套的游泳衣的小姑娘,对母亲说“又看见更多玻璃”(see more glass,西摩·格拉斯的谐音)。她的母亲也与穆里尔的母亲类似,喜欢谈论衣服。西摩在沙滩上不想见人,他对西比尔的问题“那位女士在哪儿?”的回答显示他让她弄得很沮丧。西摩自杀的动机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认为是他那“粗俗、毁灭性”的妻子和小西比尔的“纯洁”形成的对比导致的。其他的解释包括荒谬理论。

相关

  • 儿歌儿歌,又称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曲色旋律多半较为简单,歌词亦简单琅琅上口,使儿童容易记忆(但未必各年龄层都能充分理解)。这类的歌曲可能是民谣(如丢丢铜仔)、模拟儿童
  •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理性主义最早的发源地是在英国,一般认为是随着
  • 象形字象形文是根据构字方式而划分的一种汉字。六书中的一项,属于“独体造字法”。 六书有四个基本法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两种补充法则: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云:“象形
  • 土壤压实土壤压实是指家畜或碾压机器的重量压在土壤上,导致土壤失去其内部的空隙。土壤压实,也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缺水。因为土壤变得不那么能够吸收雨水,从而增加了地表溢流和土壤侵蚀的
  • 第戎美术馆第戎美术馆(法语: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ijon)是法国第戎的一座美术馆,位于勃艮第公爵宫建筑的右侧东部部分。美术馆创建于1787年。美术馆的藏品虽主要以勃艮第公爵的藏品为
  • 芯片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C design),根据当前集成电路的集成规模,亦可称之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 design),是指以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目标的
  • 里宾斯基五规则里宾斯基五规则,有时简称五规则,是辉瑞公司资深药物化学家克里斯多夫·里宾斯基(英语:Christopher A. Lipinski)在1997年提出的筛选类药分子的五条基本法则,符合里宾斯基五规则的
  • 赵敏恒赵敏恒(1904年-1961年1月6日)江苏南京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新闻教育家。被认为是第一位报道西安事变的记者,也是1930年代路透社签约记者,中国分社的负责人。1916年以江苏省第一名
  • 焦胜汉焦腾汉(1708年-1778年),字凌霄,甘肃会宁县偏南里(今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乡)人。清朝将领,同武进士出身。焦景竑之子。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第三甲第一名武进士。授官蓝翎侍卫。后出
  • 中文大辞典《中文大辞典》是20世纪60年代编撰的一部大型中文辞书,由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当中的主纂者为高明、林尹,监修者为张其昀,并由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全书共40册,其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