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

✍ dations ◷ 2025-10-07 20:34:42 #环境科学,生态学

中国环境史,叙述中国大陆的自然环境生态变迁。

中国历代有识之士,早已警觉到滥用自然资源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后果。古人早就告诫,“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以免“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历代也不乏有人指出滥伐森林与水灾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计后果,用尽资源,最后必然一无所有。明人刘基指出,夺取诸物以自用,可说是“天地之盗”,但要知道如何“善盗”;善盗就是妥善利用自然资源。在人口激增的压力下,为了耕地与粮食,为了建材与燃料,保护的理念难能抵抗开发的需求。急功近利顾不得千秋的利益,使森林在明清时代大面积削减,水土流失,造成难以估算的灾害与损失。

为了增产,人们不惜与山争地,与湖争地,遂令湖山均遭损毁;而森林面积之锐减,尤为显著。整个长江流域的丘陵山地,由于清代人口迅速成长,自乾隆朝开始人潮蜂拥而至,不断地向“深山老林要粮,向湖水要地”,在山区推广高产耐寒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甚至于“无土不垦”的田地。经过数百年的消耗,木材至晚清已供不应求,发生能源危机,不得不将柴灶改为煤灶。更严重的后果是,江汉平原上的洪涝灾害日益严重。

相关

  •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昆虫纲见内文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过100万种。其中单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种数就比其它所有动物界中的种数还多。昆字原作䖵。昆
  • 箭头是一种符号,用于指明方向、表达趋势或其他抽象用途。
  • 彼得·谢弗彼得·谢弗爵士(Sir Peter Levin Shaffer,1926年5月15日-2016年6月6日),二战后当代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先后在书店、出版社工作,担任过文学评论和音乐评论。其主要作品有《上帝的宠
  • 新国际百科全书《新国际百科全书》(英语: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是1902年的一部美国百科全书,由Dodd, Mead and Company出版此书,并曾于1906、1914及1926年更新。《新国际百科全书》承
  • 中婆移民协定《中婆移民协定》是一份由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招募华工条约。条约于1913年(民国2年)9月20日在北京签订。英属北婆罗洲政府(今马来西亚沙巴州)欲开发北婆罗洲,于是先后在
  • 侯马市侯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临汾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面积221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前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
  • 班奈狄克·康柏拜区本尼迪克特·提摩西·卡尔顿·康伯巴奇,CBE(英语:Benedict Timothy Carlton Cumberbatch,1976年7月19日-)是一位英国男演员,演艺触角涉及电视剧、电影以及剧场。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 哈欠哈欠,又称呵欠,是一种属条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沉闷、渴睡、或舒缓紧张情绪,一般动物如猫、狗也会打呵欠。据英国的科学研究,除了人类,一般的猴子打哈欠也可以
  • 佐藤淳志佐藤淳志(1975年2月4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