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毗湿奴
✍ dations ◷ 2025-09-29 08:54:21 #毗湿奴
神弓Shaarnga、
神剑Nandaka毗湿奴(梵文:विष्णु,IAST:Viṣṇu),也译为毘纽笯、毘湿纽、维湿奴、维修奴,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惑天王、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遍入天以及遍净天、毗纽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印度教中被视为众生的保护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甚至说佛教的佛陀也是毗湿奴化身。在尼泊尔和泰国,国王也被认为是毗湿奴化身。原为婆罗门教神明,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成为居住在三禅天的遍净天的圣者,为三禅天之主。毗湿奴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其特色是三步就能够走遍世界,象征太阳于上午、中午、下午的人格化。在早期文献中,毗湿奴的地位并不高,顶多是因陀罗的助手,后来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与梵天、湿婆齐名。毗湿奴的坐骑为迦楼罗,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的毗湿奴派(Vaishnavism)专门供奉他,全印度有1000多座庙宇。毗湿奴经常以象征着无穷、无限的深蓝色皮肤的相貌出现,拥有四只手臂,并骑在神鸟迦楼罗或坐在莲花上。四支手臂分别拿着不同的神器:善见神轮、法螺、莲花,以及金刚杵。另一常见的形象,则是毗湿奴横躺在千头巨蛇“舍沙”(阿难陀龙王)身上,从肚脐中长出来的莲花诞生出创造神梵天,而吉祥天女则随侍在身边。有一传说,湿婆之妻达刹约尼的父亲达刹,不敬重湿婆,为此达刹约尼以自焚抗议。失去妻子的湿婆,怒将达刹枭首,然后温柔地抱起妻子的尸体,跳起悲伤舞蹈,世界因他的“破坏之舞”濒临灭亡。闻讯赶来的毗湿奴为了拯救世界和减轻湿婆的痛苦,在湿婆跳舞时,将达刹约尼尸体切割成五十块,散落于各地,形成了印度的50处圣地(Shakti Peethas)。达刹约尼后来转世为雪山神女,与湿婆再续前缘。另一传说,梵天一次于众神集会之中与湿婆辩驳,究竟谁的法力较强,湿婆愤怒,拔剑砍断了梵天第五个头颅(故现在梵天只有四面,俗称四面佛)。众神皆对湿婆如此暴戾之举感到不满,大骂其为“杀梵之贼”,毗湿奴神出来调停事件,抛起了法螺、金刚杵、莲花三样法器,法螺大鸣降低了湿婆神的听力,莲花两片花瓣落在湿婆神的眼睛上,遮掩其视力,湿婆神于是张开额头的眼睛,并自眼中燃烧火焰,金刚杵又落下直逼湿婆神的第三只眼。湿婆神知道自己落败,于是回到喜马拉雅山隐居修行,苦练自己的额上之眼。又另一传说,湿婆被魔王巴斯马瑟(Bhasmasur)的苦修感动,赐给他“触摸谁的头,谁就会化为灰烬”的能力。但巴斯马瑟性好女色,忘恩负义地想要用这一能力加害湿婆,以占有湿婆美艳的娇妻雪山神女,毗湿奴化身成有着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与极其曼妙的舞姿美女摩西妮(梵语:मोहिनी),为湿婆解危,摩西妮与魔王相约,只要魔王能与她跳出一样的舞,就愿意以身相许。色迷心窍的魔王立刻应允,也随着摩西妮的动作碰触自己的脸颊,随即他被自己的能力化为了灰烬。之后湿婆让毗湿奴再一次幻化成摩西妮,以便让湿婆看清“幻影”(maya)。当毗湿奴答应他的请求后,湿婆因为摩西妮的美而失去理性,疯狂追逐并拥抱摩西妮。以上毗湿奴与湿婆互动的故事,在印度教不同派系以及不同地区皆有许多变化之版本。毗湿奴作为保护者和维持者拥有许多化身,化身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资料表现不同,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化身,分别是:
相关
- 白三烯C4合酶2PNO, 2UUH, 2UUI, 3B29, 3HKK, 3LEO, 3PCV· leukotriene-C4 synthase activity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enzyme activator activit
- 白细胞介素-41BBN、1BCN、1CYL、1HIJ、1HIK、1HZI、1IAR、1ITI、1ITL、1ITM、1RCB、2B8U、2B8X、2B8Y、2B8Z、2B90、2B91、2CYK、2D48、2INT、
- 欧盟统计局欧洲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负责统计工作的行政机构,总部位于卢森堡。
-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西班牙语:Cráter de Chicxulub),又译奇虚乐陨石坑或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一个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撞击陨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这个陨石坑的名称,取自于陨石坑
- 查尔斯·帕森斯查尔斯·阿尔杰农·帕尔森斯(英语:Charles Algernon Parsons,1854年6月13日-1931年2月11日),英国-爱尔兰工程师。他是蒸汽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查尔斯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盎格鲁爱
- 奥斯特瓦尔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语: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拉脱维亚语: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他提出了稀释定律
- Tcsub2/subOsub7/sub七氧化二锝(Tc2O7),又称氧化锝、氧化锝(Ⅶ)或高锝(酸)酐。七氧化二锝是锝最常见的氧化物,呈黄色。七氧化二锝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不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若能溶于水,会呈碱性。但七
- 约瑟夫·玛丽·雅卡尔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 Marie Jacquard,1752年6月7日-1834年8月7日),法国发明家,设计出人类历史上首台可设计织布机——雅卡尔织布机(英语:Jacquard loom),对将来发展出其他可编
- 松山区坐标:25°02′59″N 121°34′38″E / 25.049698°N 121.577206°E / 25.049698; 121.577206松山区是台湾台北市的市辖区,位于台北市中部略偏东北。区内有松山机场、台北小巨
- 国际间钻石原石进出口认证标准机制《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简称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是指对毛坯钻石进出口贸易所实施的一项监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根除非洲血钻石的非法贸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