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

✍ dations ◷ 2025-07-20 14:33:42 #锦州市
锦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是辽宁沿海的第二大城市。锦州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著名的松锦之战、辽沈战役主战场之一。锦州主城区位于小凌河和女儿河的交汇处。沈山铁路和锦承铁路在市区穿过,南部有京哈铁路穿越。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京沈高速、锦阜高速、锦朝高速以及102国道。锦州有辽代、明代建筑遗迹。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夏、商、周时期,这里属冀、幽二州地。春秋时期属燕地,战国时大凌河以西属燕国辽西郡,以东属燕国辽东郡。秦代、西汉时分属辽西、辽东郡地,东汉时大部属辽东属国。三国时属幽州昌黎郡地,晋属平州昌黎郡地。隋时西部属柳城(今朝阳)郡地,东部属燕郡地。唐初属营州(今朝阳)总管府辖,后属安东都护府辖,废府后归平卢节度使辖。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锦州是辽太祖阿保机于926年以汉俘建立的州,属于皇帝的翰鲁朵统领,锦州之名始于此时。《辽西走廊史话》认为阿保机把中原地区善于织纺和养蚕的汉人俘户编在一起,设立州府管理他们,生产专供皇家使用的绫帛绸锦,因而用锦缎、锦衣、锦绣命名为锦州(这只是其中一说,其他还有“锦川说”、“袭唐锦州说”、“锦衣玉食说”等)。金改辽道制为路制,当时属北京路辖,元分属大宁路和广宁府路辖。明建军卫制,下设卫所,当时置广宁卫,广宁前、后、左、右、中(今锦州)屯卫,以及义州卫、宁远卫,先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后属辽东巡抚辖。因锦州地处关外咽喉要道,是关宁锦防线的前沿,从1627年到1642年,清军曾6次围攻锦州,最后经松锦之战后,锦州终为清军占领。清康熙元年(1662年)并广宁中、左、右、三屯卫为锦县;康熙三年设广宁府,不久撤销;康熙四年设锦川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设县,当时各县属奉天省辽沈道辖。1928年废除道制。1929年省改名辽宁,当时各县直隶辽宁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县皆属伪奉天省。1934年设锦州省,管辖各县。1937年伪满政权施行市制,始设锦州市,中县分治,伪省、市、县公署皆驻锦州。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建立辽西专员公署和锦州市政府。1948年10月辽沈战役结束后,属热河省热东专署辖。1949年1月成立辽西省,省政府驻锦州。1954年8月辽东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市为省辖市,以后两次成立锦州专区。1968年专区撤销后成为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东与盘锦、鞍山、沈阳相连,西与葫芦岛毗邻,南濒渤海辽东湾,北依松岭山脉与朝阳、阜新接壤。锦州市地貌结构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海拔400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20米以下的海滨平原。锦州市境内山脉连绵起伏,东北部有医巫闾山山脉,西北部有松岭山脉。锦州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一9℃,年降水量平均为540一640毫米,无霜期达 180 天。 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各有特色,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较强。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除正式行政区划外,锦州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锦州滨海新区(国家级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12646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9728人,增长1.62%,年平均增长率为0.16%。其中,男性人口为1566255人,占50.10%;女性人口为1560208人,占49.9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39。0-14岁人口为360266人,占11.52%;15-59岁人口为2257080人,占72.19%;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9117人,占16.2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6868人,占10.7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95839人,占47.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30624人,占52.16%。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2.2%;乡村人口171.3万人,占57.8%。按性别分,男性148.1万人,女性148.3万人。按年龄分,0-17岁人口37.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2.7%;18-34岁人口57.6万人,占19.4%;35-59岁人口125.4万人,占42.3%;60岁以上人口75.6万人,占25.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2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3元,增长7.0%。锦州是辽西重要工业城市。60年代,曾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锦州新兴工业地区”。80年代,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经过近9个五年计划建设,整个工业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装备较为雄厚的具有相当基础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现已成为锦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z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2:49.2:35.6。人均生产总值40001元。锦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锦州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全市个体私营业户已有15万户,注册资金30.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了具有锦州地区特色的产业布局。2009年,全市水厂日综合生产能力达82.6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861公里,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5.0%,全市人工煤气供气总量达7323.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7500吨。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2715.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224.4万平方米。2009年,全市新增自来水管道41公里,供水管网长度达到716公里。新增煤气管道26.9公里,管道煤气总长为805.5公里。新增热水管线61公里,热水管道长度为1496公里。新增道路长度28.6公里,道路总长度为497.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68.6万平方米,道路面积达到907.6万平方米。全年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23.9万吨。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6.8:44.5:3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1亿元,增长5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0亿元,增长36.9%。实际利用外资36805万美元,增长18.4%。出口创汇完成80647万美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6.1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627元,增长8.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幅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09年末,全市园林绿地面积259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7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95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锦州港煤炭吞吐量首度越过5000万吨。2009年,锦州港已完成煤炭吞吐量525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3.8万标箱,分别增长11.3%和13.5%锦州扼“辽西走廊”的咽喉,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交通枢纽,现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齐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公路有京哈( 102国道)、锦朝、锦阜、输港、大锦、 228国道等多条主干道,公路总数145条,公路通车里程2673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998公里。锦州公路客运总站位于锦州市古塔区延安路三段一号,是辽西地区最大的公用型一级客运站。它始建于1950年,现已拥有通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客运线路156条,日均发班次645个,日发送旅客万余人次。锦州公路客运总站下设两个站,客运东站位于锦州火车站南,主要负责输送锦州去往北京、天津、沈阳等东行的旅客及公铁分流线路的旅客。客运西站建成于1999年,占地约1.65万平方米。主要负责输送锦州去往兄弟市区及本市西部、北部及部分南部地区的旅客。沈山铁路横贯全市,境内铁路有京哈、沈山、大郑、沟海、锦承、高新、新义等7条干、支线,通车里程为1495.5公里。全市有锦州站、锦州南站、沟帮子站、大虎山站、新立屯站、义县站等重要车站。其中锦州站有始发沈阳、阜新、南票、叶柏寿等地的列车。锦州湾机场位于滨海新区机场路1号,距离市中心25公里,为辽西地区枢纽机场。始建于2013年,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机场三字码:JNZ 、四字码:ZYJZ,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2600米,宽50米。航站楼面积7000平方米,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750吨。锦州港是中国沿海纬度最高的深水良港。锦州港1986年10月动土兴建,1990年10月正式通航,同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现有生产泊位18个,码头岸线总长4883米。锦州港现已具备内外贸集装箱运输和油品、化工品、大宗散杂货、件杂货的装卸、仓储、运输、服务及散货灌包等功能。现已建成“六杂两油”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188万吨,具备全国港口为数不多的成品油输出、原油接卸及杂货装卸的功能。锦州是辽西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经过先民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文化艺术门类齐全,全市拥有七个专业剧团。木偶剧团始建于1949年,评剧团成立于1952年,京剧团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杂技团、话剧团、凌海市艺术团、黑山县地方戏剧团。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50个。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节目共9套,其中市级4套,县级5套,广播综合覆盖率98.98%。电视节目共10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7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8.95%。城乡有线电视用户203860户。

相关

  • 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罗萨林·耶洛罗莎琳·萨斯曼·耶洛(英语:Rosalyn Sussman Yalow,1921年7月19日-2011年5月30日),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因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而与罗歇·吉耶曼和安德鲁·沙利共同获得197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真后生动物真后生动物(学名:Eumetazoa)是指所有具有细胞组织的动物。动物中只有侧生动物不属于真后生动物。真后生动物细胞间有连接,就是所谓的"紧密连接"。它们的胚胎最少会发生两个胚层:
  • H6N1H6N1(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6N1,记作A(H6N1)或H6N1)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H6N1最初于2013年6月21日在台湾发现,首例患者是一名住在
  • 晚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英语:Metamyelocyte)是正在进行粒细胞生成(英语:granulopoiesis)的细胞,由中幼粒细胞(英语:myelocyte)发育而来,并将发育成杆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与嗜酸性
  • 化学核化学(英语:Nuclear chemistry,又称为核子化学)是研究原子核(稳定性和放射性)的反应、性质、结构、分离、鉴定等的一门学科。例如,研究不同的次原子粒子怎样共同形成一个原子核以
  • 接种接种(英语:Inoculation)可以指:
  • 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亚美大陆亚美大陆(Asiamerica)是一块由劳亚大陆形成的大陆,而浅海将之分为位于西方的欧亚大陆与位于东方的北美洲。存在于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并在第四纪更新世再次出现。5千万年内,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