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
✍ dations ◷ 2025-10-06 14:49:10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
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类。标准化死亡率(英语: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系依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布之公元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年龄结构调整计算。2014年,台湾前十大死因,依照死亡率排序,依序为:恶性肿瘤自民国七十一年起 (西元 1982年)起成为十大死因榜首至今。“主要死因粗死亡率趋势图 (2014)”显示恶性肿瘤及心脏疾病的死亡率呈现稳定上升;其余三个疾病在过去几年呈现波动,惟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其中,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和肺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二十年前相同疾病的死亡率。糖尿病的死亡率与二十年前相较之下约略持平;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低于二十年前,惟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主要死因标准化死亡率趋势图 (2014)”显示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重大死因的死亡率与20年前相较皆呈现大幅下降;恶性肿瘤和肺炎的死亡率稍高于二十年前同样疾病的死亡率;糖尿病的致死率与二十年前相较呈现微幅下降的走向。
与过去短短几年相比: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死亡率大致持平;其余两个疾病-肺炎、心脏疾病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交通事故依然是事故伤害致死的头号因素;整体而言事故伤害的死亡数有降低的态势,然而若与过去短短几年相比则呈现微幅攀升。民国88年(公元1999年)事故伤亡中的“其他类”死亡率突然窜升,可能与921集集大地震造成的伤亡有关。癌症死亡人数为4万6094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8.3%,而十大癌症依死亡率排序为:2014年罹癌病逝年龄中位数为69岁。乳癌、口腔癌为58岁、食道癌59岁、子宫颈及未明示部位子宫癌67岁。肺癌连续高居23年癌症死亡率榜首。2015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之77.0%,以慢性疾病为主,依死亡率排序,依序为:2: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自1982年起已连续34年高居台湾地区居民死因首位。与前一年(2014年)比较,原排名第10的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与排名第9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顺序对调,其余与上年相同。若与2005年相较,退出名单者为自杀,顺位上升者为心脏疾病、肺炎、高血压性疾病;顺位下降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伤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2依性别分列十大死因,表列如下:4:男性十大死因顺位与上年相较,自杀由第11顺位升至第10顺位,取代原第10顺位之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余均相同;女性十大死因与上年顺位相同。十大死因中,男性死亡率皆高于女性;其中又以恶性肿瘤、心脏疾病、事故伤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之两性差异较明显:4。依死亡率排序,2016年十大死因依序为:2016年死亡人数较2015年增5.4%,标准化死亡率上升1.8%2016年死亡人数计172,418人,较2015年增8,844人或5.4%(近10年平均年增2.5%);男性102,985人,为女性69,433人的1.5倍。2016年国人癌症死亡人数增2.0%,按主要死因分析,以癌症(恶性肿瘤)死亡人数4.8万人居首,占27.7%,年增2.0%。癌症死亡人数中,以肺癌0.9万人最多,年增1.5%,肝癌0.8万人及结肠直肠癌0.6万人次之,分别年增1.2%及0.6%,三者合占近5成。2016年死亡率(死亡人数除以年中人口数)为每十万人口733.2人,较2015年增5.2%;以2000年WHO之世界人口结构调整后之标准化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439.4人,增1.8%(近10年平均年减1.2%),其中男性为569.1人,增2.1%,女性为321.2人,增1.6%,男性为女性之1.8倍。2016年65岁以上死亡人数122,256人,较上年增7,567人或6.6%,占总死亡人数70.9%,提高0.8个百分点;死亡者平均年龄为72.5岁,较上年增0.5岁,死亡年龄中位数为77岁,增1岁。恶性肿瘤、心脏疾病与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与上年相较,仅脑血管疾病与肺炎顺位对调,其余不变。十大死因标准化死亡率除癌症与慢性肝病(英语:Chronic liver disease)及肝硬化较上年下降外,余均呈上升。十大死因死亡人数合计132,428人,占总死亡人数76.8%,与上年相较,以心脏疾病增1,610人或8.4%、肺炎增1,451人或13.5%较明显,癌症及脑血管疾病亦分别增931人及677人。就年龄别观察,1至24岁死亡人口以事故伤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岁以癌症与事故伤害居前二位;45岁以上则以慢性疾病之癌症与心脏疾病居死因前二位。癌症标准化死亡率较上年略减0.9%,肺癌与肝癌续居前二位2016年癌症死亡人数为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7.7%,死亡率每十万人口203.1人,较上年增1.8%,标准化死亡率每十万人口126.8人,较上年减0.9%。另以癌症发生人数观察,2014年为10.3万人,年增4.0%,其中以结肠直肠癌1.6万人最多,肺癌及女性乳癌均为1.2万人次之,三者合占近4成。与2007年相较,癌症死亡及发生人数平均年增率分别为1.9%及4.5%。依性别观察,2016年男、女性癌症死亡人数分别为2.9万人及1.9万人,男性死亡率每10万人口249.4人,为女性(157.2人)之1.6倍。两性均以肺癌、肝癌及结肠直肠癌居前3位,胃癌、胰脏癌则分居男性第6、8位及女性第5、6位;差异较大者为女性乳癌、卵巢癌及子宫颈癌分居女性第4、7及8位,口腔癌、食道癌及摄护腺癌则各居男性第4、5及7位。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为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机车肇事概况:依内政部警政署统计,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30.6万件,死伤人数40.6万人(死亡1,604人,受伤40.4万人);其中机车肇事15.7万件,计死伤22.9万人,虽较上年减3.3%,惟近5年死伤人数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伤人数比重均逾5成5,显见机车行车安全之重要性。就2016年机车肇事之原因分析,前4大依序为:合计约占4成5。“起步时未注意其他车(人)安全”占2.5%,酒后驾车占2.3%。与2015年相较,以“转弯(向)不当”增3.6%较多,“酒后驾车”减幅最大,达17%。2016年骑乘机车造成人员当场或24小时内死亡案件(即A1类)之死亡人数928人。
依年龄别观察:依性别观察:
男性死亡人数占76.9%,其中以“60岁以上”213人居多,占男性死亡人数29.8%,“20岁~未满30岁”149人次之,占20.9%;女性死亡人数中,亦以“60岁以上”居多,占44.4%,其次则为“50岁~未满60岁”者,占17.8%。
相关
- 氧气治疗的百科知识|氧气治疗的意思解释|氧气治疗是什么意思氧疗(Oxygen therapy)是用供应氧气作为医学治疗的方式,,可以治疗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丛集性头痛,也可以在全身麻醉时维持病患体内的氧气。氧疗也会用于治一些长期氧气不足的患者
- 精神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衣原体门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原因,几乎世界上小孩在大约五岁时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
- 危险素数安全素数是满足2p+1形式的一类数,在这里p也是素数。(相反地,素数p叫做索菲热尔曼素数。)开始的几个安全素数是:之所以叫它们是“安全”素数,是因为它们在加密算法中的运用:某些约数
- 心室中隔缺损心室中膈缺损(英语: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VSD),又称心室中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列为心脏病之一,当然中隔缺损还有分为心室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等等。生出
- 口腔炎口腔炎(stomatitis)是一种疾病,指口腔黏膜或舌黏膜发生的炎症。该病的成因可以分为与口部有关及与全身有关,前者包括口部卫生欠佳、装得不妥当的假牙、或是由灼热食物造成的烫伤
-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英语:Levofloxacin),常见商品名Levaquin,为一种氟喹诺酮类广谱(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抗细菌药。本品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的鼻窦炎、肺炎、泌尿道感染、慢性前列
- 组胺组胺(英语:Hist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它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