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胺
✍ dations ◷ 2025-10-06 23:47:38 #组胺
组胺(英语:Hist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它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近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产生。另外,它也增加微血管对白血球和某些蛋白质的通透性,以允许白血球从微血管进入感染组织并吞噬其中的病原体。组织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可以人工合成。组织胺的磷酸盐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化学式是C5H9N3,分子量是111。它与H1和H2组胺受体发生作用,能提高胃酸分泌,使各种平滑肌发生痉挛,并扩张毛细血管,增加通透性。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等,也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会造成嗜睡等效果。组织胺是通过L-组氨酸脱羧酶催化的反应的脱羧从组氨酸得到的,它是一个亲水性的血管活性(Vasoactive)胺。组胺存在于肥大细胞内,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粘膜组织内。它在过敏与发炎的调节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组胺属于一种化学讯息,亦是胺能神经递质,参与中枢与周边的多重生理功能。在中枢系统中,组胺由特定的神经所合成,例如位在下视丘后核的 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神经细胞多向延伸至大脑其他区域与脊椎,因此暗示组胺可能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另外还位于 伦霍塞克氏纤维(formatio reticularis) 与 前脑胞(telencephalon)中;在周边部分,组胺主要储存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肠嗜铬细胞,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此外组胺结合到血管平滑肌上的接受器(H1R)导致血管扩张因而产生局部水肿,组胺会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及增快心率等多项生理反应。
相关
- 形态学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嗜热细菌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双球菌双球菌(拉丁语:diplococcus,复数diplococci)是球菌的一类,其细胞沿一平面分裂,而子细胞成双排列。代表种类有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等
- 多态性多态性(英语:polymorphism)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物种的同一种群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明显不同的表型。多态性必须同一时间在同一栖息地中出现。多态性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与生物多样
-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英语: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计算方式是其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一般使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里人数或每平方米所居住的人口
- 胰岛胰岛(兰格尔翰斯岛,德语: Langerhans-Inseln 英语: Islets of Langerhans)在1869年由德国病理学家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所发现。胰岛是胰脏里的岛状细胞团,由一群分
- 腹部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
- 青霉烯青霉烯(英语:penem)是一类不饱和的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统称。青霉烯和青霉烷的不同在于五元环上带有一个2(3)位的双键,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的不同在于五元环上的4号位上是一个硫原子,
- 痳疯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goblet cells)是一种上皮细胞,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协助其表面所在的润滑。在身体内,杯状细胞能在气管、支气管、小肠、大肠、上眼睑等处发现:在气管内,负责分泌使气管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