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 dations ◷ 2025-07-18 22:57:25 #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得者,一级苏沃洛夫勋章获得者,一级库图佐夫勋章获得者,红星勋章获得者,1897年出生,1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俄语: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转写:Ivan Stepanovich Konev,1897年12月28日-1973年5月21日)是苏联红军一名指挥员,最高军衔为“苏联元帅”,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加多场重大战役,包括攻占纳粹德国首都的柏林战役。战后,科涅夫担任华沙公约组织总司令,并于任内指挥部队镇压了“1956年匈牙利革命”。

生于沙皇俄国沃洛格达省尼古拉斯柯依县 Лодейно村(今属基洛夫州)一个富农家庭。15岁从村办学校毕业后,成了一位森林锯木工学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1916年春应征当兵,在炮兵训练队毕业后,在莫斯科编入一个重炮兵旅任下士,随部调入西南方面军在独立第2重炮兵营服役。1917年十月革命后,沙俄军队解散,1918年1月科涅夫复员回乡,在家乡参加了地方苏维埃的斗争,在1918年初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担任尼科利斯克地区军事委员。组建了当地革命武装“战斗支队”并任政委。率领所部开赴俄国内战东线作战。后担任第102装甲列车的政委、旅政委、师政委。1922年,担任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政委,与布柳赫尔、乌博列维奇等共同指挥对盘踞远东的日军、美军作战。

1922年内战与反对帝国主义干涉的战争结束后,科涅夫任滨海边疆区的步兵第17军政委。1924年8月红军大规模缩编复员,调任莫斯科军区驻下诺夫哥罗德的步兵第17师政委。受到时任莫斯科军区司令员的伏罗希洛夫的赏识,并建议科涅夫乘年轻改任军事指挥员。1926年科涅夫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班。1927年学习期满后,回步兵第17师担任步兵第50团团长。1932年得到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推荐得以离职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系学习。1934年12月毕业后,担任步兵第37师师长。1935年11月26日获得师级指挥员军衔。1937年改任步兵第2师师长。在1937年开始的大清洗中,科涅夫被调查出有伪造出身,他在1921年时修改自己出身自贫农,但所幸这份报告直到1938年斯大林决定要止住逮捕潮时才送到有关机构。1938年2月22日获得军级指挥员军衔。苏联与日本的张鼓峰军事冲突后,1938年8月调任外蒙古,担任第57特别军军长,统一指挥驻蒙古所有苏军部队。1个月后,调任驻哈巴罗夫斯克的红旗第2独立集团军司令员。1939年2月8日晋升为二级集团军指挥员军衔。1940年6月4日,改为中将军衔,被任命为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1941年1月,被任命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37年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39年,在联共(布)十八大上成为候补中央委员。

当德军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时,率领北高加索军区改编的第19集团军经过千里输送刚下火车准备驻防维捷布斯克,在行军间未及集结就与突入的德军装甲第3集群遭遇展开恶战。科涅夫较好地掌握了部队,有效抗击了德军装甲兵的突击,突出重围,随后率部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因此在1941年9月11日接替铁木辛哥为西方面军司令员,担负防守莫斯科方向的重任,9月12日晋升为上将。

“莫斯科保卫战”爆发后西方面军、预备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共有8个集团军被德军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两大包围圈内歼灭,德军宣称共俘获苏军673,000人,3个方面军的苏军只有90,000多人退守第2道防线。自1941年10月上旬由朱可夫接任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改任副司令员并负责方面军右翼“加里宁防线”布署防务作战。不久科涅夫指挥的3个集团军组建为加里宁方面军并担任司令员。1941年12月7日莫斯科会战反攻阶段,加里宁方面军在转入进攻的第1天就全线突破德军防御,突入德军防御纵深一路向西推进200公里-400公里到达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边界,到1942年8月在首都莫斯科周边反击德军作战

1942年8月朱可夫紧急调任斯大林格勒的南方战场后接任西方面军司令员,1943年2月28日改调派至苏联西北方面军任司令员,1943年7月调任新组建的草原军区(不久改称草原方面军)任司令员,拥有580,000人、1,64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强大实力,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战役结束5天后8月26日晋升大将军衔。

在库尔斯克战役胜利后所部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军席卷左岸乌克兰的第聂伯河会战、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右岸乌克兰。1944年2月18日在成功围歼科尔宋—舍甫琴科夫斯基突出部约10个师的德军后,成为德苏战争开始后第4位的苏联元帅(仅次于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斯大林)。1944年5月接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拥有兵力达120万人、2,0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250架飞机,粉碎了拥有900,000兵力、900辆坦克、700架飞机的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并解放了西乌克兰。1944年7月14日发动了利维夫-桑多梅日攻势攻入波兰,不久又攻入斯洛伐克。7月领军横越波兰中部维斯杜拉河并荣获苏联人民英雄勋章表扬,同一年他的集团军群驻守红军第4乌克兰前线 向斯洛伐尼亚进军,并鼓励当地共产党游击队推翻纳粹统治。1945年1月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拥有110万人、3,24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582架飞机、1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共同发动维斯瓦河-奥德河攻势,把大批德军从维斯杜拉河赶到奥得河边,在“南波兰”他的军团占领克拉科夫,并解放了后来世界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与西里西亚工业区。1945年4月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拥有110万人、3,24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582架飞机、1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与他军中竞争者朱可夫元帅所率领苏军第1白俄罗斯战线集团军群,都横渡奥得河一起攻向德国首都柏林,科涅夫军团先攻占柏林,但是斯大林给朱可夫军团优先占领“德国国会大楼”机会并在此升起苏联国旗。科涅夫军团奉令至德国西南部作战,在那托尔高他代表苏军第1次与美军会师,也解放收复布拉格,不久后德军正式投降。

战后被派任为苏联占领军驻东德司令员与盟军派驻奥地利司令。1946年6月接替朱可夫担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陆军总司令。1950年6月之后任喀尔巴阡战区司令,这项异动被人们视为斯大林在降调职位贬抑科涅夫,但是这是斯大林一系列针对战时广受苏联人民称赞的将军予以贬降,不是只单贬降科涅夫,所以科涅夫并无激烈不满反应。

斯大林逝世以后,科涅夫再次活跃起来,并成为苏共新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关键政治盟友。赫鲁晓夫于1953年委托科涅夫负责审判斯大林时代的内务部长贝利亚并最终判处其死刑,1955年再次担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陆军总司令。1956年担任首任“华沙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总司令,接着因统帅职责所在,他派兵镇压了匈牙利发生的革命。

1960年卸任并立即从第一线活跃舞台退休。1961年至1962年由于修建柏林墙形势紧张,又回来担任苏联驻德国集团军司令。1962年在盛大欢迎典礼里,接受担任考核将领的“苏联国防部”新职务。

直到1973年他去世一直是苏联红军里最受人钦佩的众多军事偶像之一,他结婚过两次,女儿娜塔莉雅后来当上了俄罗斯陆军大学文学与语言学学院院长。

1969年苏联国防部为科涅夫出版一本285页的战争回忆录,俄语名为“45”,意指其从军的45年,同年还出版了英语版,由莫斯科“前进出版社”发行;在回忆录中提到他攻打柏林、布拉格,与朱可夫元帅、斯大林的交往,在战场上认识美军上将布莱德雷与雅沙·海飞兹,英语版书名改为"I. Konev - YEAR OF VICTORY.";同时也印发西班牙语版 "El Año 45."。

身为苏联元帅两次荣获苏联英雄勋章,最后葬在众多苏联最伟大的英雄人物们长眠归宿的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至今仍可探视的到。

1992年他在波兰克拉科夫的雕像被移除,被移交给乌克兰 。2020年他在捷克布拉格的雕像被移除。

相关

  • 维生素过多症维生素过多症(英语:Hypervitaminosis),亦称维生素中毒症,是指由于摄入过量维生素而引发的一系列中毒症状,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例如摄入过多维生素A引发的
  • 兔热病兔热病(拉丁语:Tularemia),又称野兔病(rabbit fever)、鹿蝇热(deer fly fever)、大原病(Ohara's fever)、法兰西斯氏病,一种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病原为土伦病法兰西斯氏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科博馆,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的公立科学博物馆,是中华民国国家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项下兴建的首座科学博物馆。该馆馆区由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生命科学
  • 悉尼·查普曼西德尼·查普曼(英语:Sydney Chapman,1881年1月29日-1970年6月16日)也译作悉尼·查普曼,英国数学家暨地球物理学家,他对分子运动论、日地物理学和地球臭氧层的研究激发了人们数十年
  • 钍化合物许多钍化合物是已知的,它和铀是最稳定且最易获得的锕系元素,并且是可在常规实验室中安全合法地大量研究的锕系元素。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在锕系元素中研究得最多,因为它们的自热
  • 城隍庙坐标:23°7′45″N 113°15′56″E / 23.12917°N 113.26556°E / 23.12917; 113.26556广州都城隍庙,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祭祀城隍的庙宇,现门牌为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
  • 国家税务总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税徽(2008年3月启用,其文字由周恩来题写)国家税务总局公务员制服帽徽国家税务总局(英语: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标准
  • 叙利亚及黎巴嫩澳大利亚 英国维希法国叙利亚-黎巴嫩战场(也被称为出口商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攻占维希法国控制的叙利亚与黎巴嫩的一场战役,时间为1941年6月至7月。当这场战役正
  • 宪法序言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乔治·霍林伯瑞乔治·霍林伯瑞(George Hollingbery,1963年10月12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 ,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2010年开始,他担任米恩河谷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