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玫瑰

✍ dations ◷ 2025-10-12 13:51:19 #艺术歌曲,歌德作品题材乐曲,花题材作品,舒伯特作品,台湾电影主题曲

《野玫瑰》是德国大文豪歌德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所写下,并在1789年出版的一首诗。曾有多位作曲家为这首诗谱过曲,其中最有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所写乐曲的诠释方式是由女高音演唱,而只在背景放入不浓的音乐;此外为这篇《野玫瑰》(Heidenröslein)谱曲的人还有Heinrich Werner。

舒伯特有一日在教完钢琴课的回家路上,在一旧货店的门口看见一位穿着破旧的小孩手持一本书及一件旧衣服欲出售,舒伯特见状起了同情心,虽自己生活上并不富裕,却将身上所有的钱与小孩交换了那本书,接过来一看是德国作家哥德的诗集,随手一翻就看到了“野玫瑰”这首诗,顿时间被诗中的文字所触动,灵感涌出一发不可收拾,舒伯特急忙回到家里,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因而诞生了。舒伯特也为歌德其他诗篇谱过曲。

1770年,年轻的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结识了弗里德里柯·布里翁(Friederike Brion),回忆着那场难忘的邂逅,歌德改编了一首16世纪的诗歌,创作了这首忧伤的《野玫瑰》。

歌德的这首诗有多重寓意,野玫瑰象征着年轻的少女,她拒绝了少年的追求并保卫自己。少年摘采野玫瑰,意味少年粗野地夺去了少女的贞洁;这在当时的德国是一种侵犯的象征。而少年是否会因此永远的忍受着爱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他想自己强烈的爱唤起野玫瑰回报的爱,然而她的离去和坚持却使少年心碎。这篇诗篇最深入人心之处在于,少年与野玫瑰的对话中弥漫着的忧伤情绪。

《野玫瑰》共有三个诗节,诗节的进行伴随着不断重复的旋律与和声,因此也称为“诗节歌”。

这首诗歌因其意境优美,将其谱曲的作曲家很多,其中以舒伯特及威纳(H. Werner)所作二曲最为有名,亦流传最广,这二首皆有中文填译词,分别为萧而化先生依原歌词字意修改之填词与周学普先生之译词。在旋律方面,舒伯特的作曲比威那的作曲轻快、容易上口,而周学普的译词比萧而化的填词平易近人。





男孩看见野玫瑰
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开真鲜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觉欢喜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说我要采你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说我要刺你
使你常会想起我
不许轻举妄为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终于采了它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
玫瑰叫苦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2008年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以野玫瑰作为串起整个故事的媒介,可见此电影片段。

相关

  • 信息架构信息架构(英语: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在信息环境中,影响系统组织、导览、及分类标签的组合结构。它是也基于信息架构方法论,并运用内容管理技术来管理和组织信息的一个专门
  • 游轮游轮(英语:Cruise Ship、Cruise Liner),是一种用于娱乐航海的客轮,航程及沿途的目的地(并不包含岸上观光)与船上的设施,都是提供旅游及娱乐的一部分。在航空交通已普及的时代,运输
  • 白血球分化抗原分化簇 (也被称为分化群 或简称为 CD) 指的是用来辨识那些用作免疫抗原辨识的细胞表面分子。 在生理学上,CD分子有许多用途,通常用作细胞的重要受体或配体。 CD可用于细胞的讯
  • 人生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解构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哲学问题。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例如:“我为何在此”“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它也是哲学
  • 赵汝蘅赵汝蘅(1944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芭蕾舞舞蹈艺术家、政治人物,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文化艺术界,分入第二
  • 前273年
  • NHK甲府放送局NHK甲府放送局,是日本放送协会位于山梨县甲府市的地方放送局,也是负责主管当地事务的放送局。
  • 金堤 (翻译家)金堤(1921年-2008年11月7日),浙江吴兴人,翻译家,《尤利西斯》中文首译者。金堤于1945年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出任美国驻华新闻处翻译。1947年任北京大学英语助教、文科
  • 我的智能情人《我的智能情人》(韩语:나 홀로 그대,英语:My Holo Love),2月7日正式上线,由《认识的妻子》的李尚烨导演与《精神病患者日记》的刘勇在作家合作打造,为2020年Netflix韩国原创剧集。
  • 持统天皇持统天皇(日语:持統天皇/じとうてんのう ;645年-703年1月13日),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鸬野赞良(日语:鸕野讚良/うののさらら ),又称菟野皇女。657年,嫁给叔父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