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论

✍ dations ◷ 2025-10-09 02:12:44 #伦理学,哲学,儒家

人性向善论或简称向善论,是以先秦儒家性善观点为基础的人性论主张,强调人性中有自我要求行善的力量。人性向善论认为,由于人始终在变化之中,我们不宜直接说“人性是什么”,只能说“人性要求我成为什么”。

人性向善论主张:人性中有要求主体行善的力量,若不行善则心不安。

人性向善论首先要界定“善”是什么。善是对人之行为所作的评价。此处所谓之行为,包括了行为的意图 (善意),行为本身(善行),及行为的结果(善果)。而就此评价之操作型定义而言,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评价行为本身及其意图与结果,若可使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实现,则可谓之善,反之则为恶,或不善。

所谓适当与否,包含三方面的考量:(一)内心感受要出于真诚;(二)对方期许要设法沟通;(三)社会规范要尽量遵守。其中第一点直指行为主体-我,第二点涉及到行为对象-你,第三点则关系到其他人-他们,从(二)及(三)也可以看出,除了孟子所述四端之心 之外,人对于善与恶的评价及判断能力,许多时候也需要学习及智慧,不能完全依赖本能或个人主观的喜恶来决定。

“向”则是一种倾向,一种力量。人性中有一种力量,对于被评价为“善”的事,有一种想要去实践的动力,也就是孟子所谓的“良知”“良能” 。也因为这种内在道德力量的存在,当我们为善时,心中便会喜悦,当我们知善而不为,甚或是为恶时,内心便会感到不安、不忍。

孔子与宰我讨论三年之丧,认为不守丧则心不安 ,孟子与齐宣王讨论仁心仁政,从齐宣王不忍见牛被杀开始 ,人内在的不忍之心,正是施行仁政的根源 。都是此人性向善力量的精彩说明。这种向善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道德力量的根源,也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最关键处。

虽然说人性中有此向善的力量,但当人的内心若不真诚,而为私人利害计算衡量所充满时,这种向善力量便可能为利害计算所掩盖,而使人选择不为善。这也说明了人之所以为恶的可能。因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心的运作能自我选择。也唯有在可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人的行为才能纳入道德层面来考量,才能要求道德责任,才能展现道德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知善而选择不为善,人的良知并未消失,不安、不忍的力量仍然存在。这也说明了,人做了恶事后,心中会产生内咎、自责、及悔恨的原因。

“真诚”是向善力量的根源,“私利计算”是向善力量的阻碍。人之所以为善,最根源处乃在是否真诚而不计算。真诚必出于主动,必出于自觉,不可能借由外在力量来作到真诚。这也反应了儒家自我觉醒,自我要求的道德力量。孟子曰“思诚者,人之道” ,思是自我觉醒,诚是真心真意,忠于自己。以诚为动力,就会有自我要求行善的力量,故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人性向善论可以说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归纳及开展。以“人性向善”为前提,可简洁有效的诠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使孔孟思想精义更清晰,更融贯 。同时,人性向善论也与西方哲学所重视的理性、自由、自律、自然人性等思潮相吻合,能有效会通东西方思想而不相悖。在实践上,人性向善论清楚说明了人之所以为善的动力及方法,也说明了人之所以为恶的可能。人性向善论的真理性,也可在每个人身上自我检证。综合以上,人性向善论也使得先秦儒学更具时代意义。

但在另一方面,人性向善论与宋明传统心性之学并不尽相融,与朱熹、王阳明等人性本善论的主张相违。故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及反对。 

相关

  • 公路交通事故车祸,或称交通事故和肇事,是在道路交通中,牵涉到车在内的一种意外事件,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现代运输机动车辆是必须的,因此车祸在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机会遇上数次,而
  • 罗纳河罗讷河(法语:Rhône;普罗旺斯语:Roun;德语:Rhone;意大利语:Rodano;均源自拉丁语Rhodanus)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罗讷河这个名称的起源和含义还有争议。凯尔特起源说称Rhodanus或Rodanus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称高教社,是一家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成立于1954年5月,主要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及社会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类、科技类出版
  •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lld.) W. F. Wight红豆(学名:Vigna angularis)是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为常见的食材之,亦称小豆、赤豆。红豆属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高营养榖类食品,而
  • 倪大红倪大宏(1960年-),又名倪大红,出生名倪荐红,中国大陆男演员。于198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多以配角演员身份出演。他的妻子倪炜也是一名影视剧制作人,同时是主持
  • 纽瓦克纽瓦克可能指:美国的地名:一个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机场:
  • 阿道夫·巴斯蒂安阿道夫·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1826年1月26日-1905年2月2日),德国19世纪的通才,对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贡献极大。他也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有所贡献。他对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法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简称北京三十一中,位于中国北京市的西城区,人民大会堂西侧1000米。始建于1911年。原名“崇德中学”,是北京市建校较早的完全中学之一。北京三十一中学的校训
  • 坚定决心行动战役及冲突事件大规模攻击外国势力介入伊斯兰国的群体灭绝伊斯兰国的战争罪行坚定决心行动(英语:Operation Inherent Resolve,缩写:OIR,或译坚决行动),是指在2014年对伊斯兰国的军
  • 阿道夫·舒尔茨-埃夫勒阿道夫·安杰伊·舒尔茨-埃夫勒(波兰语:Adolf Andrzej Schulz-Evler,1852年12月12日-1905年5月15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舒尔茨-埃夫勒出生于波兰拉多姆,曾在华沙音乐学院跟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