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哈

✍ dations ◷ 2025-07-20 11:55:23 #嘎拉哈
嘎拉哈(满语:ᡤᠠᠴᡠᡥᠠ,穆麟德:gacuha,太清:gaquha)是一种满族妇女和儿童的传统游戏,为满族的掷距骨游戏。蒙古族亦有此戏,音译为夏嘎、夏盖、沙盖、沙嘎、沙阿。据研究这名字源于古代蒙古语种的“其嘎”一词,意为“特别”或“特别好看”,在巴林右旗的辽朝古墓就有此物。除游戏外还可用来占卜。这个名字是满语的汉语音译,满文音译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汉文写法是“背式骨”,原指兽类后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块独立骨头。游戏使用猪或者羊的膝盖骨,有时也有狍子、牛或者猫的膝盖骨,现时也有使用合成材料制作,把骨头蒸煮刮净之后,或者涂上颜色 (通常为大红),或是保持原色。狍子骨的嘎拉哈比较小而方正,好看,四面也比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狍子的嘎拉哈比较少,所以与狍子骨相近的羊骨更加流行。相比起来,牛骨太大,很难能一手抓四个,而猫骨太小,很难控制特定的面,所以玩牛骨和猫骨的人很少。现代有用塑料制,就不受这些限制了。传说金兀术小时候师傅曾给过他任务去取熊和鹿的嘎拉哈,人们因此让孩子玩来鼓励他们变得勇敢。嘎拉哈骨头通常叫“子儿”,也称羊拐,以四个子儿为一副。嘎拉哈一般是长方体,两个大面,两个长条面,还有两头的面比较小,形状不规则。一般游戏时只玩四个比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对各个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针/支”,“轮/背/拐”,“壳/坑”,“肚”。游戏时需要一个皮球或者沙包(装沙子、大米或是黄豆的六面立方形布口袋),再有一块报纸大的坚硬、平实的场地。玩的时候只许用一只手,如果是皮球,手把球扔起,在球落地再弹起的时间里摆好嘎拉哈,再接住球;如果是沙包,则是在抛起沙包再接住的时间里摆。根据抓起嘎拉哈的形状不同,得的分数也不同,再抛起口袋,将嘎拉哈放下,同时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们的形状变化,更容易寻找自己下次抓的对象。抓嘎拉哈的时碰动不需要抓的为坏,抓起嘎拉哈没接到口袋为坏。玩的时候,最少可以一个人,最多可以很多人,分成两伙儿进行对抗赛。有的一替一次轮流抓,有的只要不“坏”就连续抓下去,哪伙先抓够一定的数哪伙就赢。比较高难的游戏里,也有扳很难站立的第五面、第六面的,但那大多是因为一些嘎拉哈的形状比较特殊,或是被磨平过,才有可能站住。值得一提的是,玩“嘎拉哈”并不叫“玩”,而是称为chua(发第三声),也有念成“耍”、“数”、“抓”的。根据满族的有关资料记载,玩嘎拉哈这种游戏最先开始流行,是因为在正月里有规定不许姑娘们动针线,而东北的正月也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于是女孩子们就兴起了这种在屋里炕上就能玩的游戏。

相关

  • 牛乳牛乳,俗称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顾名思义,牛乳是牛的乳汁。在不同国家,牛乳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高钙低脂及脱脂牛乳。美国将牛乳按照脂肪含量分为五类
  • 坦博拉火山坦博拉火山(印尼语:Gunung Tambora)是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一座活跃的层状火山。坦博拉火山的海拔高度达到2850米,火山口直径为6–7 km,深度为600–700 m. 是印度尼西亚群岛的
  • Base Léonore莱奥诺雷数据库(法语:Base Léonore)是法国的一个数据库,用于记录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主管。数据库收录了自1802年该勋章设立至1977年之前逝世的进入荣誉军团
  • 卡普拉斯马丁·卡普拉斯(英语:Martin Karplus,1930年3月15日-),是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和摄影家,拥有奥、美双重国籍。1979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的西奥多·威廉·理
  • 格哈特·霍普特曼格哈特·约翰内斯·罗伯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自然主义文学在德国的重要代表人,同时也具有其他写作风格,1
  • 药效反应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皮层大脑皮质(英语:cerebral cortex),又称为大脑灰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阶的
  • Clarence Thomas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1948年6月23日-),美国法学家。自1991年以来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他是美国最高法院继瑟古德·马歇尔后第二位非裔美国人大法官,也是第一个于二
  • 马来纪年《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爪夷文: سجاره ملايو),原名《诸王起源》(Sulalatus Salatin),中文译名又作《马来由史话》。该书是著名的古马来文献,它的作者,一说是柔佛苏
  • 喀拉喀托火山喀拉喀托火山(印尼语:Krakatau)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又名拉卡塔岛(印尼语:Rakata)。它是一座活火山,原高813米,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