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罗

✍ dations ◷ 2025-07-11 10:55:19 #1904年出生,1964年逝世,20世纪美国男演员,匈牙利犹太人,匈牙利犹太裔美国人,移民美国的匈牙利人,德语电影导演,美国电影男演员,移民美国的奥匈帝国人

彼得·罗(英语:Peter Lorre,1904年6月26日-1964年3月23日)是一名出身于奥匈帝国并移民美国的演员。

彼得·罗出生在鲁容贝罗克他在维也纳接受了教育,他的父亲是一家纺织厂的记账员同时也是 奥匈帝国陆军的预备役军官。1908年,他的母亲因为血液中毒而去世,不就之后他的父亲就娶了第二任妻子,因而彼得罗被自己的父亲疏远了。后来他们家因为父亲的工作和军队中服役的关系多次搬家,彼得·罗曾经在学校里演出过《白雪公主》,扮演七个小矮人中的一个。17岁那年他离家出走,在维也纳做了一家银行的职员。

他的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在瑞士的苏黎世,大约7年时间里他都在德国电影里出演没人关注的小角色。直到1931年,德国著名导演弗里茨·朗让他在《M》中饰演了一个角色。1933年他前往了巴黎,后来还去了伦敦。那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看到了彼得罗以后对他的外形很感兴趣于是让他在1934年版的《擒凶记》中出演了一个角色。到1935年又去了好莱坞。他很快就在好莱坞找到了工作,30年代晚期他在一个系列电影中扮演日本侦探。而1941年和42年,他分别出演了著名电影《马耳他之鹰》和《北非谍影》,这两部电影中和他演对手戏的都是鲍嘉。1938年时,纳粹把彼得·罗在电影M中的画面用作宣传,用以对犹太人做负面宣传。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彼得·罗到了德国,1951年时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不过这部电影结束之后他的演艺生涯就进入了衰退期,1964年拍摄了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他还在1954年的第一部詹姆斯·邦德电影《皇家赌场》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彼得·罗一共结婚三次,并在1950年生育了一个女儿。

相关

  • 三名法在分类学上,三名法(英语:Trinomial nomenclature)指针对低于种的分类单位所采用的命名方式。动物学和植物学中的三名法有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只有一个物种以下的分类层级──亚种
  • Pucciniomycotina参见内文Urediniomycotina柄锈菌亚门(学名:Pucciniomycotina)是属于担子菌门的一个亚门。据《真菌词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统计,该亚门共包括8个纲、18个目、36个科。医学
  • 独联体国家足球队美国 0 - 1 独联体 (美国迈阿密;1992年1月25日)独联体国家足球队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足球代表队。1992年由15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12个共和国组成,代替前苏联国家足球队的地
  • 种 康种康(1962年4月-),陕西省合阳人,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8和1993年先后获得兰州大
  • 圣伯多禄锁链堂圣伯多禄锁链堂(意大利语:San Pietro in Vincoli)是意大利罗马市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次级圣殿与司铎级枢机领衔教堂 ,现任司铎级枢机为美国籍的唐纳德·乌尔。教堂以米开朗基罗的梅
  • 六世纪501年1月1日至6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6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6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很动乱及不稳定的时期。在中国南北朝轮换交替,战火纷纷,一百年间,中国南方三朝交替
  • 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梵语: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也称为一切种子识(sarva-bījaka-vijñāna)、异熟识(vipāka-vijñāna)、阿陀那识(ādāna-vijñāna)(即“持
  • 艾伦·波斯蒂恩艾伦·波斯蒂恩(英语:Ellen Burstyn,1932年12月7日-),美国电影、舞台剧和电视剧演员。她在1950年代晚期自剧场起家,随后接演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并在1967年加入演员工作室。她曾以《最
  • 毛执功毛执功(1781年3月23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1837年10月25日(道光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和名座喜味亲方盛珍,童名真三良,号法令,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三司官。毛氏座喜味殿
  • 比尔·辛金比尔·辛金(William R. "Bill" Sinkin,1913年5月19日-2014年2月3日),是一名美国社会活动家,并致力于公平机会、国际主义和可再生能源。他创建圣安东尼奥能源公司(英语:Solar San 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