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氧键

✍ dations ◷ 2025-07-20 01:42:21 #氧化合物,碳化合物,化学键

碳-氧键是指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键之一。氧原子具有6个价电子,倾向于与碳原子共用两个电子形成化学键,剩下的四个非键电子形成两对孤对电子。最简单的含碳-氧键化合物是醇,它们可以看作水的有机衍生物。

碳-氧键是强极性键,电子云明显偏向氧(电负性:碳2.55,氧3.44)。石蜡族的碳–氧键键长平均在143皮米左右,比碳-氮键或碳-碳键都要短。羧酸中单键键长更短(136pm),其中因为共轭效应的存在而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环氧化合物中键长更长(147pm),因为角张力的存在使得电子云不能很好地重叠。碳–氧键的键能也比碳-氮键或碳–碳键大。例如,298K时,甲醇中C-O键键能为91 kcal/mol,甲胺中C-N键键能为87 kcal/mol,而乙烷中C-C键键能为87 kcal/mol。

含有端基碳氧双键官能团的化合物统称为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等。分子内部的碳氧双键存在于带正电的�盐离子中,但它们多以反应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在呋喃及其衍生物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参与了p-π共轭,因此呋喃是芳香性的。羰基化合物中碳氧双键的键长约为123 pm。而酰卤中的碳氧双键具有部分三键的性质,因此键长只有 117 pm。常规的碳氧三键只在一氧化碳分子中存在,其中键长很短(112.8 pm)、键能很大。这样的三键键能很大,甚至比氮氮三键的键能还高。氧也可以形成三价的化合物,例如氟硼酸三甲基�。

生成碳-氧键的重要反应有Williamson醚合成、亲核酰基取代反应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Paternò–Büchi反应相当于羰基进行的复分解反应。

碳–氧键存在于以下这些官能团中:



相关

  • 促卵泡激素促卵泡激素(英语: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亦称为卵泡刺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属于糖基化蛋白质激素,因最早发现其对女性卵泡成熟的刺激作用而得名。后
  • 豫州豫州,是汉族传统中的汉地九州之一,位于黄河至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领有中原的主要地域,相当今黄河以南的河南省地区。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于豫州地区设置豫州刺史部作为监
  • 三教三教,又称儒释道,在中国乃至东亚的传统文化中指的是儒教(儒家)、佛教(释教)、道教三家,无宗教。三教概念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又是一个阶段。在最初,虽然
  • 逾越节逾越节是犹太教节日,纪念上帝在杀死埃及一切头胎生物,并杀死埃及人的长子时,越过以色列人的长子而去。《旧约圣经》中《出埃及记》的第12章25-27节中写道,逾越节行的礼是献给上
  • 犬类攻击狗属于掠食者,纵使被人类饲养驯服,它们仍有狡猾的天性、灵敏的身手、强壮的体型以及自我防卫机制。尖锐牙齿、爪子、双颚与四肢都有强壮肌肉,无意间造成的抓伤也很容易造成感染
  • ɽr卷舌颤音在德拉维达语系的Toda语出现,已经得到实验证实其存在。彼得·拉迪福吉德 (Peter Ladefoged)为此音标音,用的符号是国际音标中代表卷舌闪音的 ɽ。发音时,虽然首先用下
  • 早田文藏早田文藏(1874年12月2日-1934年1月13日),日本植物学家,为“台湾植物界的奠基之父”。早田文藏出生于新潟县加茂市,1903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后任职于台湾总督府,负责台湾植物研究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英语: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缩写为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性损伤造成的弥
  • 魏新魏新可以指:
  • 威廉一世 (英格兰)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语:Guillaume Ier;1028年:3311月8日-1087年9月9日),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私生子威廉(英语:Wi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