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力攻击

✍ dations ◷ 2025-07-18 14:53:12 #蛮力攻击

蛮力攻击(英语:Brute-force attack),又称为蛮攻、穷举攻击(英语:Exhaustive attack)或暴力破解,是一种密码分析的方法,主要透过软件逐一测试可能的密码,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例如:一个已知是四位数,全部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密码共有10,000个组合,因此最多尝试9,999次就能找到正确的密码。理论上除了具有完善保密性的密码以外,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破解任何一种密码,技术成分在于如何缩短试误时间。有些人运用计算机来增加效率,有些人透过字典攻击来缩小密码组合的范围。

字符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5种:

如果一个多位数并且包含以上所有可能字符的密码,其组合方法一定多的惊人,且每增加一位数,密码组合数量会以数十倍指数成长(例如:包含数字及字母大小写,共62个字符的10位数的密码,共有 62 10 {displaystyle 62^{10}} ,大约 83.9 × 10 16 {displaystyle 83.9times 10^{16}} 种组合),破译的时间也会更长,有时可能长达数十年(即便考虑电脑性能依摩尔定律会有所进步),甚至更久。

由于穷举法破解所消耗的时间不小于完成破解所需要的多项式时间,故从密码学角度考虑,不认为穷举法是有效的破解方法。可以通过为每个在线账户创建唯一密码来避免这些情况。

破译一个相当长度并且包含各种可能字符的密码所耗费的时间相当长,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运用字典。所谓“字典攻击”就是使用预先制作好的清单,例如:英文单字、生日的数字组合、以及各种常被使用的密码,等等,利用一般人习惯设置过短或过于简单的密码进行破译,很大程度上缩短破译时间。

为提高密码的破译效率,有些领域会专门为其制造超级计算机,例如:用于破解DES加密法的“深译”、IBM为纽约大学及美国军方制造的“WindsorGreen”。

最重要的手段是在构建系统时,将系统设计目标定为即便受到暴力破解的攻击也难以被攻破。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的防护手段:

相关

  • 詹姆斯·林德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1716年10月4日 - 1794年6月13日),英国皇家海军外科医生(1739年 - 1748年),皇家海军Haslar医院医师(1758年 - 1783年),是英格兰卫生学的创始人,发起利用柑桔类
  • 克莱芙王妃克莱芙王妃是法国作家拉法耶特夫人的一部小说,一开始由匿名发布。
  • 尼科一世尼科一世(英语:Necho I)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始祖,(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64年在位),曾作为亚述人的总督统治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赛斯城,曾联合其他诸侯反抗。被击败后忠于亚述。其子普
  • 烧酎在日本,烧酎,又称日本烧酒,日式烧酒,是一种产于日本的传统蒸馏酒。名称来自古汉语,与烧酒同源。日本本岛中,南九州地区是最早制造烧酎的地区,在长崎县壹岐岛与伊豆诸岛等地皆有出产
  • 理查·帕克斯·波宁顿理查·帕克斯·波宁顿 (1802年10月25日-1828年9月23日)是英国浪漫主义画派的风景画家,是当时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波宁顿出生于诺丁汉郊区的阿诺德镇,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狱卒,
  • 鲁斯兰·罗坦鲁斯兰·罗坦(乌克兰语:Руслан Петрович Ротань)是乌克兰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中场。他现在效力于乌克兰足球超级联赛球队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足
  • 洁西卡·欣顿洁西卡·欣顿(英语:Jessa Hinton,1984年4月10日-)是一名美国女模特儿和演员。为2011年7月《花花公子》的玩伴女郎,在此之前她曾在花花公子俱乐部(英语:Playboy Club)装扮成兔子,以及于
  • 方大铉方大铉(?-?),字君节,号玉峡,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理学大家方学渐次子、方大镇弟,方以智叔祖。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二甲第七名进士。授刑部主事,梃击案起,同官王之
  • 第5交响曲 (贝多芬)《C小调第5交响曲》,作品67,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4年至1808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最著名、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交响曲之一。自首演之日起,第5交响曲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极好的口碑。当时,E·T·A·霍夫曼将这首交响曲称作“当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曲以特别的四音符“短-短-短-长”主题开头:,歌唱性较强,但低音弦乐部分时常出现威胁性的四音符动机。该动机也是呈示部尾声的基础。发展部使用了模仿式的模进,包括过渡段都有所变化。中间较弱的部分就像战斗间的喘息。再现部有一段双
  • 拉丁语字母作为副语言:拉丁语字母(Latin alphabet),又称古罗马字母、拉丁字母表,指的是一套基于古罗马人发音而被创造出来的书写字母表,为古意大利字母中最晚出现的,最终演变成现代意大利文。本套字母表的大写、小写、斜体均具有简单明了、易读易写的特点,这让它在漫长的历史中成为了大多数欧洲语言的标准字母表,最终演化成国际通用的《ISO基本拉丁字母表》。虽然是2500年前的字母,但其形状和书写方法已经和现代的意大利、西欧字母中的大写相差无几,既使是非欧美的语言,例如越南语等也会使用此套字母表来表达本国文字。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