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语字母

✍ dations ◷ 2025-07-18 17:49:24 #拉丁语字母

作为副语言:

拉丁语字母(Latin alphabet),又称古罗马字母、拉丁字母表,指的是一套基于古罗马人发音而被创造出来的书写字母表,为古意大利字母中最晚出现的,最终演变成现代意大利文。

本套字母表的大写、小写、斜体均具有简单明了、易读易写的特点,这让它在漫长的历史中成为了大多数欧洲语言的标准字母表,最终演化成国际通用的《ISO基本拉丁字母表》。虽然是2500年前的字母,但其形状和书写方法已经和现代的意大利、西欧字母中的大写相差无几,既使是非欧美的语言,例如越南语等也会使用此套字母表来表达本国文字。

拉丁语字母由伊特鲁里亚字母发展而来,而后者则源自希腊字母的优卑亚字母,希腊字母本身又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发展自圣书体。伊特拉斯坎文明统治了早期罗马,他们的字母在罗马经几个世纪演变为了拉丁语字母。

于中世纪,有时经修改的拉丁语字母被用于书写由拉丁语直接衍生出的罗曼语族语言和凯尔特语、日耳曼语、波罗的语与部分斯拉夫语族语言。拉丁字母随着殖民主义时代与传教传播至欧洲之外并被用于书写美洲、澳大利亚、南岛、南亚以及非洲的语言。语言学家近期在为非洲参考字母等非欧洲语言进行转录或创建书写标准时也倾向于使用拉丁语字母或主要基于拉丁语字母的国际音标。

虽然拉丁语不使用变音符号,但通常被放在被截断的单词上方或末尾的单词截断符号非常常见。此外,缩写词和或较小的重叠字母也常被使用。如果这样做,将文字刻在石头上,就能减少要写的字母数量;将文字写在纸或羊皮纸上时,就能节省宝贵的空间。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存在随世纪变化而不同的数百个符号和缩写。

拉丁文包括21个不同字符。字母⟨C⟩是希腊字母Gamma的西方形式;但它同时被用于发音/ɡ/和/k/,这可能受伊特鲁里亚语可能缺乏浊塞音的影响。之后的约公元前3世纪,字母⟨Z⟩无需书写正确的拉丁文;因此它在字母表中的位置被新字母⟨G⟩取代,这一字母通过字母⟨C⟩添加一个短小的垂直笔划被创造。此后,⟨G⟩被用于表示浊塞音⟨G⟩,而⟨C⟩通常被保留用于表示清塞音/k/。字母⟨K⟩鲜有使用,只在等少数单词中使用,且常被⟨C⟩取代。

在罗马于公元前1世纪征服希腊后,拉丁语采用希腊字母⟨Y⟩并重采用希腊字母⟨Z⟩书写希腊语借词,并将它们放在字母表末尾。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试图引入另三个字母的尝试未被持续。因此,在古典拉丁语时期,拉丁语字母中含有23个字母:

这些字母在拉丁语中的字母名存在争议:例如⟨H⟩就可能读作拉丁语发音:拉丁语发音:。与希腊人不同,罗马人一般不使用传统的、源自闪族语的字母名。拉丁语的塞音名称通过添加/eː/形成(例外是⟨K⟩和⟨Q⟩为与⟨C⟩形成区别而添加了不同元音)构成,通音的名称则通过它们的裸音或前接/e/构成。

字母⟨Y⟩在最初被引进时可能读作“hy” /hyː/,而不是希腊语名称upsilon。但因拉丁语使用者易混淆外语中的/y/与/i/两音,其读音被改为“i Graeca”(希腊语的i)。⟨Z⟩则被给予希腊语名称zeta。大部分使用拉丁语字母的现代欧洲语言都继续使用这一方案。关于各个字母在拉丁语的发音,请参见拉丁语发音;关于英文字母的发音,请参加英文字母。

变音符号在古典拉丁语中较为罕用,但有时确实会出现,其最常见的用法为通过之前有时会叠写的apex(英语:apex (diacritic))标记长元音。但字母i被写得更高以代替apex(英语:apex (diacritic)):⟨á é ꟾ ó v́⟩。一个例子是当代抄录的在之前被铭文中被写作⟨lv́ciꟾ·a·fꟾliꟾ⟩。

古典拉丁语时期的主要标点符号是主要被用作分字符的间隔号,但它在公元200年后被弃用。

旧式罗马书写体,又称大写书写体或书信体,是日常用于书写信件、商人书写商业账户、学童学习拉丁语字母,甚至皇帝发布命令的字体。与用于较快而较为非正式的罗马书写体相比,古罗马方块大写字母(英语:Roman square capitals)被用于更正式的写作。它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最常用,但它可能在更早的时间就已出现。他发展出了通常被公元三至八世纪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抄写员使用的安色尔体。

新式罗马书写体,又称小写手写体,是在三至四世纪使用的手写体。它使用了现代人更易识别的字母:⟨a⟩、⟨b⟩、⟨d⟩和⟨e⟩都变成了使人更为熟悉的形状,而其他字母也相应做出了变更。这一字体演变出了名为墨洛温体(英语:Merovingian script)和卡洛林小草书体的中世纪字体。

随着政治权力分裂,文体即使是在印刷机被发明的中世纪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早期与古典形式相背离、发展自旧式罗马书写体的安色尔体,以及发展自新式罗马书写体的各种所谓小草书体。在小草书体中,爱尔兰的岛屿草书和它的衍生字体,如卡洛林小草书体最具影响力,它们衍生出了小写形式的字母以及其它在后来成为标准的书写方式。

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通常在段落、句子和专有名词的开头使用大写字母。大写法(英语:capitalization)因语言和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古英语通常不大写专有名词,但17世纪和18世纪的现代英语使用者和印刷者通常大写多数甚至所有名词,这点保持在了现代德国等语言中。美国独立宣言全文使用了这一大写法,例如它的前言是:

拉丁语字母和拉丁语随罗马帝国的扩张从意大利半岛传播至地中海沿岸的陆地。包括希腊、小亚细亚半岛、黎凡特和埃及的罗马帝国东部使用希腊语作为通用语,但罗马帝国西部仍使用拉丁语进行拼写并且随着拉丁语演变成罗曼语族继续使用和改写拉丁语字母。

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的传播,这一字母系统逐渐被北欧使用海岛凯尔特语支(取代欧甘字母)、日耳曼语族(取代卢恩字母)和波罗的语族的人,以及乌拉尔语系下的几种语言(最著名的几个例子是匈牙利语、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的使用者所采用。 拉丁语字母也被接受罗马天主教的西斯拉夫语支使用者和部分南斯拉夫语支使用者使用。

之后,非天主教国家也开始使用拉丁字母。1920年,大多信仰东正教的罗马尼亚人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替代西里尔字母作为罗马尼亚语的书写系统;这使罗马尼亚成为了首个使用拉丁字母书写主要语言的非天主教国家。但直到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才转而使用拉丁字母。此外,居住于德涅斯特河沿岸的人仍然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罗马尼亚语。

自从1920年土耳其使用拉丁字母开始,越来越多的突厥语族使用国也逐渐开始使用了拉丁字母。在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使用拉丁字母替代了西里尔字母改用。201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宣布拉丁语字母将在2025年取代西里尔字母作为哈萨克语的书写系统。

拉丁语字母的传播在之前文盲的民族中激发了新书写系统的创造,例如瓦努阿图通过使用替代符号代替拉丁语字母创造了Avoiuli(英语:Avoiuli)字母。

历史 • 古文字变体 • 连字 • 衍生字母 • 附加符号 • 标点符号 • 数字 • Unicode • 字母列表

相关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英语:Blood test),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身
  • 正六边形镶嵌在几何学中,正六边形镶嵌是一种平面镶嵌,由正六边形重复组合排列而成,且填满整个平面,而且没有任何空隙或重叠,由于皆由正多边形组成,因此称为正镶嵌图。正六边形镶嵌是三维欧几里
  • 覆鼎金保安宫覆鼎金保安宫位于台湾高雄市三民区鼎金里金狮湖畔,其建庙历史可溯至1883年(清光绪九年),为一座主祀中坛元帅三太子的道教庙宇。1851-1861年(清咸丰年间),覆鼎金居民迎奉中坛元帅神
  • 鲍勃·考夫曼罗伯特·考夫曼(英语:Robert Kauffman,1946年7月13日-2015年7月27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68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3顺位被西雅图超音速选中。
  • 塞戈莱纳·罗亚尔玛丽-塞戈莱纳·罗亚尔(法语:Marie-Ségolène Roya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
  • 小宫范子小宫范子(1983年3月11日-)是日本的女性摄影家、模特。
  • 泛学生运动合作泛学生运动合作(希腊语:Πανσπουδαστική Κίνηση Συνεργασίας)是希腊共产主义青年在希腊各大学中的主要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74年,那时希腊刚恢复
  • 七峰站七峰站是一个侯西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陕西省合阳县独店乡,建于1971年,目前为四等站,邮政编码为715305。目前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不办理货运营业。
  • 何善堉何善堉(1931年-2002年),男,祖籍湖南道县,生于北京,中国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五世祖何凌汉。曾祖父何绍业。父亲何积祜。
  • 若宫莉那若宫莉那(日语:わかみや りな,1985年6月1日-),日本的AV女优、脱衣舞娘,出身于日本东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