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狸

✍ dations ◷ 2025-07-04 17:05:58 #IUCN易危物种,熊狸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动物

熊狸(学名:)又名貄猫,英文名Bearcat或Binturong(来自马来语,另说来自他加禄语),是一种灵猫科动物。熊狸属于跖行动物,行走的时候脚掌着地,像熊;熊狸的眼睛会遇强光变成一道竖缝,像猫。熊狸的名字就是从这两点相似性来的。

熊狸生活在雨林里,长年在树上活动。熊狸分布于东南亚、越南、婆罗洲、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中国云南也有分布。因为砍伐森林行为严重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加上偷猎使其数量骤减。在很多国家熊狸现在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熊狸有三个亚种。半岛亚种分布在菲律宾,其余亚种分布在菲律宾以外的地方。半岛亚种是体形最大的亚种。

熊狸是一种夜行动物,白天在树上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熊狸身长为60~95厘米,重9~14公斤。尾巴的长度几乎等同于躯干的长度。作为灵猫科成员,熊狸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地方。熊狸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雌性体形比雄性大出20%。同时,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长素色皮毛的动物,其他灵猫科成员一般都带斑纹。熊狸雌性性器官居然长得像雄性的性器(长有阴蒂骨之故,这点类似鬣狗类),事实上,这种雌雄性器相似是猫型亚目的一种原始特征的遗留。

另外,熊狸也是灵猫类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动物。它的尾巴长有蓬松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只手的功能。实际上,只有两种食肉目动物的尾巴有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东半球,熊狸还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动物。熊狸长小圆耳,小眼睛。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是犬齿不发达,切齿也不如其他食肉类那么特化。主食果子,也取食鸟卵、嫩叶、啮齿动物和小鸟。仍然如同熊一样,熊狸是一种归入食肉目的杂食动物。

熊狸在受威胁的时候会变得异常凶猛,而在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笑的声音。人工饲养下熊狸能活20年,最高记录26年。在同等体形的动物中已经算是高寿了。

熊狸会爬树,能在树枝间跳跃攀爬寻找食物,同时用尾巴缠绕树枝协助维持平衡。它们的后肢能往后弯曲很大的角度,便于头朝下从树上爬下来。

熊狸用位于尾部的嗅腺在树上蹭擦来标记领土,与同类进行嗅觉交流,在树上爬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道的嗅痕。熊狸嗅腺分泌的物质气味常常被形容为“类似热爆米花”。

熊狸是灵猫科动物。灵猫科动物最早出现在渐新世,是从猫型亚目(包括猫科和鬣狗科)的共同祖先分离开来的。

相关

  • 人体人体是一个人的整个结构。 它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一起产生组织和随后的器官系统。 它们确保体内稳态和人体的生存能力。它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胳膊和手,腿和
  • 食管憩室食管憩室(英: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us),又叫赞克氏憩室(英:Zenker's diverticulum),属于假性憩室(即只有黏膜膨出)。该疾病名称是1877年以德国的病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冯
  • 阿尔冈昆语族阿冈昆语族(Algonquian languages)是美洲原住民语言的一支,阿尔吉克语系下最主要的一个语族。它是阿尔冈昆人所操的语言,使用者从北美洲东岸一直延伸到落基山脉。语族下不少语言
  • 伊斯巴妮娅西班牙(Hispania)是伊比利亚半岛的罗马名。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班牙被分为两个省,一个为近西班牙(Hispania Citerior)和远西班牙(Hispania Ulterior)。在罗马元首制时期,远西班牙被再
  • 阿帕奇阿帕奇县(英语:Apache County)是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的一个县,东邻新墨西哥州,北邻犹他州,东北邻科罗拉多州。面积29,056平方公里,是州中面积第三大的县份,亦是美国面积第六大县份
  • 蔡文姬蔡琰(177年?-249年?),字昭姬,晋时为避司马昭讳而作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初嫁于
  • 海得拉巴 (印度)海得拉巴(英语:Hyderabad,泰卢固语:హైదరాబాదు,乌尔都语:حیدر آباد‎‎)是印度第四大城市,位于印度中部,安得拉邦和特伦甘纳邦两邦的首府,距离第五大城金奈约五百多公
  • 以色列总理以色列总理是以色列的政府首脑。由于以色列国是内阁制国家,总理是最高领导人。原本以色列的总理选举方法与其他内阁制国家相同,由总统任命国会内执政联盟之中的最大党的领袖(即
  • 韦诺萨韦诺萨(意大利语:Venosa)是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大区波坦察省的一个镇,人口12,147(2004年)。罗马帝国时代著名的诗人贺拉斯出生于韦诺萨。
  • 趋磁性趋磁性是指趋磁细菌利用地磁场,进行定向和运动协调的运动模式。能进行趋磁过程的菌种,主要包括生活在盐碱滩,海水以及淡水湖泊中的微好氧菌和厌氧菌。具有趋磁性的细菌通过趋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