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象

✍ dations ◷ 2025-10-01 16:15:35 #鞘翅目,有害生物,害虫

米象或米象鼻虫(学名:),俗称米虫、谷牛、象甲,中国北方称为麦甲。在台湾、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均有分布。常生活在谷物中,会攻击小麦、稻及玉米等多种农作物,而且繁殖速度快,所以被认为是谷物中主要的有害生物。

米象每年约有8~9个世代,一世代约20~50天,在高温下繁殖较快,32℃时一世代只需25天。成虫平均寿命达3个月。

成虫用口器将谷物啮成深孔,并产卵于孔内,并透过产卵管的分泌物将孔洞封住,通常一粒谷粒产一卵,数量依谷粒大小而异。幼虫孵化后以谷粒为食,将谷粒蛀穿成弯曲隧道,并逐渐啮成中空,虫粪则排于谷粒外。幼虫在米粒中结蛹羽化为成虫后具有飞翔能力,便会离开并开始交配。

较为人熟知的同属物种如下:

相关

  • 2015年东南亚霾害2015年东南亚霾害是一场影响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空气污染危机,受灾地区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印尼;特别是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南部、越南南部和菲律宾,
  • GABAsubB/sub受体γ-氨基丁酸β受体(又名GABABR)是代谢型γ-氨基丁酸(GABA)跨膜受体,其通过G蛋白与钾通道连接。在动作电位结束时,钾浓度的变化使细胞超极化。GABAB介导的IPSP的翻转电位为-100mV,其
  • 毛细现象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液体与物体之间的附着力和因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组合而成,令液体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流向细管状物体的现象,该现象甚
  • 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英语:Jonas Edward Salk,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港澳称为乔纳斯·索尔克,台湾称为约纳斯·沙克,1914年10月28日-1995年6月23日),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主
  • 劳埃德·沙普利劳埃德·斯托韦尔·沙普利(英语:Lloyd Stowell Shapley,1923年6月2日-2016年3月12日)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和经济学名誉教授。他在数理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称:北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
  • 西二区UTC−02:00时区比协调世界时慢2小时,使用的区域如下:
  • 洞海市洞海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Đồng Hớ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
  • 印度对虾印度明对虾(Fenneropenaeus indicus)是明对虾属下的一种虾。它原属对虾属,称印度对虾(Penaeus indicus)。 这种虾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如非洲东部、印度、马来西亚、印尼、
  • ODESSAODESSA为一个传说中的二战后残存纳粹组织,但有少量间接证据证明似乎存在过。依据西蒙·维森塔尔的陈述,一些党卫队的军官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逃亡到了阿根廷,并在布宜诺斯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