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构造原理

✍ dations ◷ 2025-09-30 22:02:19 #页面布局

页面构造原理是书籍设计中用来描述页面比例, 书籍中空白和文字区域的构成的一套原则.

在20世纪中末期 扬·奇肖尔德 在前人 J. A. van de Graaf, Raúl M. Rosarivo, Hans Kayser 等人的基础上, 普及了书籍页面构成原理的概念.

排版人员和书籍设计者将这些原理沿用至今, 并对这些原理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用于标准纸张和各种商业书籍.

范德格拉夫原理重构了曾经用于书籍设计中将页面划分为较为舒适比例的方法. 这一原理也被称为"秘密原理", 用于许多中世纪的手稿和古板书中.

这一原理适用于任何比例的纸张. 使用这一原理可以构造出具有纸张大小1/9和2/9的美观实用的空白边界. 设计的结果是内部边界是外部的一半, 并且当纸张比例为 2:3 时边界具有比例 2:3:4:6(内:上:外:下) (更一般的情况是纸张比例为 1:R, 边界比例为 1:R:2:2R ). 这一方法由范德格拉夫发现, 被 Tschichold 和其他当代的设计师使用; 他们猜测这一方法可能已经过时.

纸张的比例可以改变, 但最常用的纸张比例是 2:3. Tschichold 说 "For purposes of better comparison I have based his figure on a page proportion of 2:3, which Van de Graaf does not use." 用这一原理文字区域和纸张具有相同的比例, 并且文字区域的高度等于纸张的宽度. 这一原理被Jan Tschichold在他的书()被广泛推广. T

Robert Bringhurst 在他的书中声称: 这一比例可用于塑造页面以及塑造和定位文字区域. 这往往是中世纪图书需要的, 然而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 排版采取更加均衡的页面并且文字区域的比例页有所不同.

相关

  • 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类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化合价有改变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由高价变到低价(即抢到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其产物叫还原产物。另一方面,氧化剂也是一类危
  • 碎石碎石(英语:Rubble),破碎的小块岩石,它的大小、形状、及纹理都呈现不规则形状。它可能是由于天然因素,或是人为加以破坏后产生。
  • 蓝岭山脉蓝岭山脉(英语:Blue Ridge Mountains)是美国东南部的山脉,为阿帕拉契山脉的东段。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起,经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和北卡罗莱纳州到乔治亚州,东北-西南走向延伸约1050
  • 吐谷浑吐谷浑(汉语拼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
  • 电椅电椅(Electric Chair)是美国于20世纪常用的一项死刑执行工具。电椅的发明者实际上由托马斯·爱迪生本人发明,名义上是阿尔弗雷德·索思威克(英语:Alfred P. Southwick)(Alfred P. S
  • mmsubHg/sub托(符号为Torr),与毫米汞柱(符号为mmHg)近乎等价,为压强、压力的单位,但并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SI unit) 的成员之一。原本的 1 mmHg 是指“将幼细直管内的水银顶高一毫米之压力”,而正
  • 曹振镛《玉澜堂十五老臣像》之曹振镛像,清·沈振麟绘曹振镛(1755年-1835年),字俪笙,又字怿嘉,安徽歙县人。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重臣。曹振镛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
  • 茶食茶食,又称茶点、茶配,是喝茶时佐以食用的糖果、糕饼、凉果、蜜饯等点心、小吃、零食的总称。一般专指以饮茶品茗为主时佐食之物,亦常在茶仪式中出现。中国人的茶食多种多样,糕饼
  • 铁拐李铁拐李,亦称李铁拐,相传名为李凝阳或称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公元前418年-公元前316年)道教八仙之首。传说能够护佑铁匠与乞丐。铁拐李的身世说法传说颇多。鲁迅的
  • 苏克雷1538年苏克雷(西班牙语:Sucre;克丘亚语:Chuqichaka)是玻利维亚的宪法首都和司法首都,位于该国中部玻利维亚高原的谷地中,1538年建城,1809年成为南美洲发动反西班牙统治的第一个城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