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米氏常数
✍ dations ◷ 2025-10-07 15:34:12 #米氏常数
米-门二氏动力学(英语: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称米氏动力学,是由雷昂诺·米凯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和贸特·门顿(英语:Maud Menten)在1913年提出,它在酶动力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程,可以描述多种非变异构酶动力学现象,其表示式为:
V
0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V_{0}=V_{max}{frac {}{K_{M}+}}}以下米氏方程的推导是由Briggs和Haldane在1925年提出的:假设有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E
+
S
k
1
⟶
⟵
k
−
1
E
S
k
2
⟶
E
+
P
{displaystyle E+S{begin{matrix}k_{1}\longrightarrow \longleftarrow \k_{-1}end{matrix}}ES{begin{matrix}k_{2}\longrightarrow \ end{matrix}}E+P}假设此酶促反应不可逆,反应产物不和酶结合;k2<k-1, E+S⇌ES 之间的平衡迅速建立达到平衡态(Steady-state),也就是底物和酶的化合物(ES)的浓度不变;建立平衡态所消耗的底物的量很小,可以忽略。这样有以下关系:d
[
E
S
]
d
t
=
k
1
[
E
]
[
S
]
−
k
−
1
[
E
S
]
−
k
2
[
E
S
]
=
0
{displaystyle {frac {d}{dt}}=k_{1}-k_{-1}-k_{2}=0}[
E
S
]
=
k
1
[
E
]
[
S
]
k
−
1
+
k
2
{displaystyle ={frac {k_{1}}{k_{-1}+k_{2}}}}米氏常数Km的定义为:K
M
=
k
−
1
+
k
2
k
1
{displaystyle K_{M}={frac {k_{-1}+k_{2}}{k_{1}}}}原式可简化为:[
E
S
]
=
[
E
]
[
S
]
K
M
{displaystyle ={frac {}{K_{M}}}}
(1)总的酶的浓度等于自由酶与酶-底物化合物的和,则有以下关系:[
E
0
]
=
[
E
]
+
[
E
S
]
{displaystyle =+}[
E
]
=
[
E
0
]
−
[
E
S
]
{displaystyle =-}
(2)将(2)式代入(1):[
E
S
]
=
(
[
E
0
]
−
[
E
S
]
)
[
S
]
K
M
{displaystyle ={frac {(-)}{K_{M}}}}整理得:[
E
S
]
K
M
[
S
]
=
[
E
0
]
−
[
E
S
]
{displaystyle {frac {K_{M}}{}}=-}[
E
S
]
(
1
+
K
M
[
S
]
)
=
[
E
0
]
{displaystyle (1+{frac {K_{M}}{}})=}[
E
S
]
=
[
E
0
]
1
1
+
K
M
[
S
]
{displaystyle ={frac {1}{1+{frac {K_{M}}{}}}}}
(3)下式可以描述该酶促反应的速率:d
[
P
]
d
t
=
k
2
[
E
S
]
{displaystyle {frac {d}{dt}}=k_{2}}
(4)将 (3) 代入 (4),分号上下同时乘以得:d
[
P
]
d
t
=
k
2
[
E
0
]
[
S
]
K
M
+
[
S
]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frac {d}{dt}}=k_{2}{frac {}{K_{M}+}}=V_{max}{frac {}{K_{M}+}}}
或
V
0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V_{0}=V_{max}{frac {}{K_{M}+}}}该式可通过非线性作图或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Eadie-Hofstee等作图法变换为线性图进行分析。在推导过程中几点需要注意:要测得方程中的KM和Vmax,需要在酶的量恒定并已知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底物浓度下测得反应的初速度V0,用非线性作图或线性作图的方法求得KM和Vmax。KM反映了底物和酶结合的紧密程度,Vmax反映了酶催化反应的速度。
相关
- 质子6973167262192369000♠1.67262192369(51)×10−27 kg 7002938272081300000♠938.2720813(58) MeV/c26974141060678730000♠1.4106067873(97)×10−26 J·T−1 6997152103
- 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三角家庭三角家庭(法语:Ménage à trois)源于法语词,指3人发生性关系并住在同一屋檐下,按字面翻译为“三人家庭”或“三人行”。由于欧洲基督教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此名称多指欧洲的夫妇
- 寸寸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一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寸部归于三划部首。寸部通常是从下、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泛素泛素(英语:ubiquiti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小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水解。当附有泛素的蛋白质移动到桶状的蛋白酶的时候,蛋白酶就会将该蛋
- 阿斯巴甜阿斯巴甜(英语:Aspartame、APM)又称代糖(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E951),化学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首先于1965年成功合成并申请专利,1992年
- 周成王周成王(约前1055年-前1020年),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天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和蔡叔不满,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出兵平定三监之乱。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雒邑、大封
- 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或称波方程(英语:wave equation)是一种重要的偏微分方程,主要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的波动现象,包括横波和纵波,例如声波、光波、无线电波和水波。波动方程抽象自声学、物理
- 现br /象现象(古希腊语:φαινόμενoν;英语:phenomenon,复数型:phenomena)是指能被观察、观测到的事实。通常是用在较特别的事物上。“现象”一词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enomen
- 松贝孙贝是安哥拉中西部的城市,也是南广萨省的首府,位于海平面,气候干旱,每年平均降雨量470毫米,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业和小规模养殖,人口约26,00。